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林线是森林分布的上限,林线以上无森林分布。在某些山区,受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影响,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现象,即林线倒置,此现象多见于横断山区。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藏东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向高纬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季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与东南丘陵相比,横断山区林线倒置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山地高差大B.局部环流C.土壤肥力高D.山坡降水多
3.林线倒置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水平分异B.垂直分异C.地方性分异D.整体一致性
2024-03-14更新 | 63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昌区高三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2 . 杨树适应性强,枝叶繁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每年四五月份,杨树新叶吐露前后,产生的杨絮也会在各地如约而至,让人不堪其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三日飘絮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杨树所属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导致该地区进入“飘絮季”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昼夜温差
2024-03-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沙尘天气是指沙粒、尘土悬浮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内蒙古沙尘天气多发,区域沙尘天气时空差异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善,内蒙古的沙尘强度大幅度下降。图示意19602020年内蒙古沙尘强度指数(数值越大,沙尘越严重)的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内蒙古沙尘强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植被覆盖率C.人口密度D.日照强度
2.在恢复植被时,甲地最易成活的植被类型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灌木D.硬叶林
3.内蒙古沙尘强度下降会使内蒙古西部地区(     
A.太阳高度增大,太阳辐射增强B.河流径流量增大,水质改善
C.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大D.植被光合作用增强,生产力提高
2024-02-23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到12月初是到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林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上述地区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形B.降水C.光照D.热量
3.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干B.气候变暖C.温差增大D.光照减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湖泊叶绿素浓度能够反映浮游生物的分布规律,是藻种、水温、营养盐等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某年1125日广东省某典型浅水湖泊叶绿素浓度垂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研究表明,光照和水温因素对该湖泊叶绿素浓度垂向变化影响较小,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1    
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湖泊面积④湖水深度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3-12-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武汉情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齿稃草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为新疆北部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为(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
2.相比新疆南部,新疆北部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
2023-12-03更新 | 1029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情智学校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菲吉河地处东非,流域面积177420km2,最大流量发生在3月至5月的湿季,最小流量发生在10月下旬和11月的干季。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包括北三角洲和南三角洲,多分汊。1978年一场洪水之后,南三角洲和鲁菲吉河的联系被切断,南三角洲上的河道逐渐废弃,引发红树林扩张(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能在海水中生长,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近年来,鲁菲吉河流域兴建多座水电站,这遭到了部分环保人士的反对。下图示意鲁菲吉河流域及三角洲结构。


   
(1)分析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的形成条件。
(2)简述南三角洲河道废弃对红树林扩张的意义。
(3)请从保护河口环境的角度,说明限制流域水电开发规模的理由。
2023-07-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胡杨树是落叶型乔木,高10~15米,是世界稀有树种之一。胡杨树叶片奇特,有针形、卵圆形、锯齿状扇形等。三种叶片长宽比依次减小,而叶片厚度则依次增大,表皮蜡质层也逐渐增厚。新疆沙雅县有我国最大胡杨林群落。近几十年来,该县胡杨林退化,病虫害严重。经生态补水后,胡杨林有所恢复。下图示意沙雅县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塔里木河沿岸相比,渭干河冲积扇上胡杨林面积较小,其自然原因是(     
A.土壤含水量大B.地下水埋藏深C.黄土分布广泛D.乱砍滥伐严重
2.在同一株成年胡杨树树冠的底部到顶部,叶片分布状况依次是(     
A.针形、卵圆形、锯齿状扇形B.针形、锯齿状扇形、卵圆形
C.锯齿状扇形、针形、卵圆形D.锯齿状扇形、卵圆形、针形
3.给胡杨林生态补水的最佳时段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9 . 我国乌兰布和沙漠正在开展菌草种植、沙漠土壤化改造、葡萄产业等生态实践。某科研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施加到沙子间,使沙漠表层的沙子“土壤化”。下图示意沙漠种植实验区。该团队的沙漠实地种植试验证实,“土壤化”的沙子非常适宜某些植物生长,并且具有很强的抗风蚀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学者认为未改造的沙漠土不是土壤,主要依据是(     
A.几乎不含水分B.矿物质含量少C.空气含量太小D.有机质含量少
2.经该团队改造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主要原因是(     
A.减少散状颗粒B.增加土壤水分C.减少土壤空气D.改变地表起伏
3.与普通土壤相比,种植试验区的植物根系异常发达,原因最可能是(     
A.有机质含量高B.育种技术先进C.土层松散透气D.光照时间超长
2023-04-13更新 | 1616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期望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某地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地带,岷江冷杉是主要建群树种之一,红杉常在冷杉林上部边缘形成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岷江冷杉和红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图示意岷江冷杉、红杉的年轮指数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2011--2019年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秋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主要是因为秋季温暖的年份(     
A.病虫害减少B.有机质消耗减少C.生长季延长D.土壤含水量增加
2.推测该地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3.按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当地最可能出现(     
A.林线下降B.红杉林树木密度增加
C.雪线下降D.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2023-03-27更新 | 1023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六中)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