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1 道试题

1 . 11月初,杭州临安区博物馆出了一个“小网红”,网友们称它为“彩虹树”。查询后得知,它叫黄连木,黄连木为高大乔木,具有喜光、喜高温等特点。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后叶变深红或橙黄色,是城市优良绿化树种。黄连木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同一棵树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树多色”。

1.照片上的黄连木颜色从上到下分别为红、黄、绿,影响这一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A.光照B.热量C.水分D.养料
2.该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2 . 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风力等因素影响。下图中的曲线为横断山区28°N附近自西向东各山脉东坡林线的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山带针叶林之上的自然带是(     
A.冰雪荒漠带B.常绿阔叶林带
C.灌丛草甸带D.针阔混交林带
2.P、R、M、N四地中,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的是(     
A.P地B.R地C.M地D.N地
2024-05-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气候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2200—3600m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但有调查发现,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顶部位也出现了林线景观,因其成因与气候林线不同,称之为“假林线”。我国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林线海拔介于700-1200m,呈现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假林线”附近的植被低矮、侧枝扭曲,其原因主要是该地(     
A.风力强劲B.太阳辐射强烈C.气候干冷D.土层厚
2.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的林线比气候林线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A.纬度低B.距海近C.海拔低D.相对高差小
3.广东M自然保护区南坡林线低于北坡,主要原因是南坡(     
A.日照时数少B.降水少C.土壤含水量小D.热量条件差
2024-05-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周至县周至中学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片麻岩属于变质岩。与其他类型岩石相比,片麻岩易风化、松动和破碎,未成土的半风化片麻岩层厚度可达30~60cm。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片麻岩山区微地形类型多样,不同微地形的植被盖度存在差异。植被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等)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下图示意河北省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某片麻岩山区微地形分布。该片麻岩山区的天然植被以耐旱灌丛、草本群落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片麻岩山区在夏季降水后,水分的主要输出形式是(     
A.下渗B.地表径流C.蒸发D.地下径流
2.该片麻岩山区植被盖度最高的微地形是(     
A.背阴陡坎处B.向阳坡顶C.阴坡U形沟D.巨石背阴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卜列要求。

红柳是新疆地区常见的防风固沙植物,其叶针形,枝条软,枝生根,根系发达,最特殊的是其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通过落叶将盐分排出。红柳沙包由红柳与风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多年的红柳沙包像树木年轮一样呈层理状,高度一般在3~10m,在塔里木盆地中分布广泛。地质专家调查发现,红柳沙包的科学研究价值高。左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右图示意红柳沙包形成过程。

(1)指出红柳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2)在下图中用曲线画出红柳沙包从表层到地下土壤盐度的变化曲线。

(3)指出红柳沙包的最终发展趋势,并解释缘由。
2024-05-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卷(三)试题

6 . 法罗群岛位于冰岛、挪威与苏格兰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域(62°N附近),岛屿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地势高耸崎岖,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图为法罗群岛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法罗群岛传统民居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这样建造主要是(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B.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C.供给饲料,防御海浪D.通风防潮,预防洪水
2.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是(     
①面积较小,缺乏淡水资源②火山岩构成,土壤发育程度较低
③频繁的强风和大风的影响④纬度较高,气候严寒,冻土广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7 . 冻土层中的地下冰融化可使地面发生沉陷,形成热融负地貌。巴塔盖热融负地貌位于西伯利亚,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40℃,夏季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200 mm,周边有稀疏的针叶林,但其内部未发育针叶林。巴塔盖热融负地貌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原本为热融峡谷,后来逐渐扩大为锅状洼地(下列左图)。下列右图示意该洼地西侧某典型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剖面热融负地貌发育规模呈正相关的是(     
A.上冰层复合体厚度B.下沙层下界深度
C.周边针叶林覆盖度D.剖面的地表坡度
2.对该地热融峡谷扩大为锅状洼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溯源侵蚀B.侧向侵蚀C.重力崩塌D.风沙磨蚀
3.巴塔盖热融负地貌内部未发育针叶林,主要受制于(     
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8 . 三叶草,喜温暖、向阳,喜降水较多、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图示区域(     
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B.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C.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指云南省鹤庆县与四川省布拖县之间的峡谷区(如下图),海拔695米-2100米,植被以干热河谷灌丛和稀树灌草丛为主。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河谷不同区段的土壤理化性质(见下袁)与其土壤质量关系密切。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特征和养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容重为稀树灌草丛>人工林>天然林。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体(包括孔隙)的烘干土重,单位:g/cm3,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湿度、土壤孔隙度等密切相关。

干热河谷不同区段土壤的理化特征(部分)

土壤容重(g/cm3总孔隙度(%)自然含水率(%)
上游1.2357.6115.65
中游1.3854.9714.75
下游1.3854.1015.12

(1)分析金沙江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的形成条件。
(2)说明干热河谷上游区段土壤质量较好的原因。
(3)经调查和实验发现,稀树灌草丛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人工林和天然林,推测其可能原因。
(4)判断金沙江干热河谷中游段植被长势好的坡向____(南坡/北坡),并说明理由____
(5)结合金沙江河谷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
2024-05-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壤有机碳是指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其含量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多少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关。图左示意祁连山中段黑河大峡谷两岸山地垂直带谱,图右示意峡谷南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随土壤深度的累积变化。

材料二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调查研究表明,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三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

(1)与北岸相比,分析该峡谷南岸形成山地森林的原因。
(2)比较山地森林和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3)从气温和植被角度分析三江平原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黑河中游湿地的原因。
(4)从人类活动角度,列出三江平原农场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措施。
2024-04-3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二)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