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54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902020年我国少数民族在不同区域分布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时间
199011.5711.6947.6929.07
200015.219.5347.6327.63
201019.737.8251.6820.82
202022.967.0357.7012.41

1.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区是(     
A.东部、西部、中部、东北B.东北、中部、西部、东部
C.东部、中部、西部、东北D.中部、东部、东北、西部
2.影响四大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经济D.政策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有“雨极”之称的乞拉朋齐,当地人将槟榔树干挖成中空,横跨在河流上方,再由人工引导印度榕的次生根往槟榔树干里生长。当次生根不断生长,遇到河对岸的土壤就会扎根,一座桥就逐渐"种"出来了(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印度榕的显著特征是(     
A.次生根稀少B.耐旱能力强C.叶片呈针状D.生长速度快
2.树桥建成后越来越牢固,可能是因为(     
A.根系持续生长B.使用频率下降C.河水侵蚀减弱D.维护力度加大
3.相对于传统的桥梁,树桥的优势在于(     
①人力投入小②“建设”成本低③“建设”时间短④生态破坏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高考地理真题8-9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0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高考地理真题
4 . 我国有多个省级行政中心位于北纬30°附近。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长期的遥感及地面观测显示:过去约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我国有46000多条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拉萨、成都、杭州三城市纬度接近,但拉萨和成都发生寒潮的频次远低于杭州,试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导致青藏高原冰川消退的主要原因,受此影响你认为可能对全球产生哪些影响。
2024-06-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春,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全国15个省区市陆续遭遇扬沙或浮尘天气侵扰。该次沙尘天气过程不仅影响范围广,而且呈现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下图示意北京时间53015时我国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

(1)指出甲地区5月30日15时发生沙尘暴的气象条件。
(2)描述此时日本南部地区天气状况并说明依据。
(3)判断台湾东南部台风未来几天的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王老师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看到的路牌(此附近道路规划为方格状)。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王老师开车行驶的道路是(     
A.前湖大道B.丰和南大道C.学府大道D.红谷南大道
2.路牌上显示为东西走向的道路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2024-04-05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图1所示景观是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西南部海岸的一组形态各异的石灰岩石柱,原有十二个,现在只余七个。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不同的岩石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石柱的岩石类型属于(     
A.①B.②C.③D.④
2.造成图中石柱数量减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水侵蚀B.海水搬运C.海水堆积D.风力侵蚀
3.图中石柱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④②③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我国某次冷锋过境前后,华北某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甲时段,该气象站(     
①风速由小变大②风向保持不变③气温持续上升④空气质量转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乙时段(     
A.先受暖气团后受冷气团影响B.先受冷气团后受暖气团影响
C.一直受暖气团控制D.一直受冷气团控制
9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碱淖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形成于沙漠洼地积水,是中国最大沙漠湖泊。红碱淖原为秃尾河上游一个河谷盆地,后与秃尾河分离,形成湖泊。目前,红碱淖流域内现有农田灌溉面积5930公顷。下左图为红碱淖位置及周边区域简图,右图为红碱淖1985年至2020年盐度和面积变化趋势图。



(1)在图中虚线框内用“——”补画出2010年—2020年红碱淖面积的变化趋势。
(2)推测2015年以后,红碱淖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
(3)有观点认为,未来红碱淖湖水盐度受自然因素影响还会再次升高,请说明理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低于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35‰)。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时,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会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淡化海冰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以符合淡水标准。如果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加以利用,可以缓解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1)解释渤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2)推测辽东湾与莱州湾海冰可开采次数差异,并分析原因。
(3)淡化海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有人认为目前通过淡化海冰缓解环渤海地区的淡水缺问题并不合适。请为该观点提供依据。
2024-03-02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