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0 道试题

1 . 七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最北部一年一季优质寒地粳稻主产区,场区多为沼泽地。近年来,七星农场利用水稻订单形式,加强种植户与稻米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捆绑,构建了分公司+稻米企业+种植户+基地生产模式,开发了七星一号、新财盛10余种稻米品种,产品远销北京、河北、上海等20个省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农场寒地粳稻品质好的主要原因是(     
A.光热充足B.生长周期长C.科技水平高D.机械化水平高
2.农户可以根据水稻“订单”调整水稻的(     
A.收割时间B.种植品种C.销售价格D.上市时间
3.为保证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该农场应致力于(     
A.扩大水稻种植规模B.提高水稻商品率
C.打造水稻优质品牌D.丰富水稻产品种类
2024-03-29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南极地区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考人员和捕鲸队。近年来,南极旅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6~2020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下图示意南极地区各类型旅游资源占比。

结合材料指出南极地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简析2016~2020年我国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的原因。
2024-03-2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全国卷旧高考)-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传统雨水排放,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对区域水循环造成主要影响是(     
①降水增加②地下径流增加③下渗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加⑤蒸发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B.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各年水的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约330万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集雨水窖示意图。



(1)“母亲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母亲水窖”工程反映了我国降水的____分布不均。
(2)图中①③⑤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____,③____,⑤____
(3)结合上图,在下表中填写相关措施对应水循环环节的编号及作用。
措施编号作用
铺透水砖________
增加植被________

(4)台风能加强____环节(填图中数字),给陆地带来强降水;图中水循环环节对沿海地区盐度影响较明显的有________。(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多项选择题)
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2024-03-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深圳出发,驶向南极,开启第36次南极考察。下图为我国部分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雪龙2号”从深圳出发时中山站的昼夜状况为(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正值极昼D.正值极夜
2.由长城站向中山站运送科考人员的最短距离应该(     
A.一直向东南方向B.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C.一直向西南方向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     
①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非常优越②珠江水系水网密布③平原地形,平坦开阔④水稻土广布,土壤肥沃⑤邻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⑥矿产资源丰富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其自身条件是(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位于我国南部沿海③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④是著名的侨乡,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⑤工业基础雄厚⑥劳动力素质高,人才队伍强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④⑤⑥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     
①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够完整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化问题严重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轻工业
⑤构建以广州、珠海、澳门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⑥加强规划和管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⑥
2024-02-27更新 | 487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贝宁位于西非中南部,是一个面积只有11.26万平方千米的小国,全境地处热带,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当地部分居民从事着“走私石油”的行当,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偷油、炼油、运油、卖油,养活了不少人。走私者将炼油厂搭建在“天然迷宫”红树林中,工人们采用的是蒸馏法,用火加热原油,原油变成蒸汽,顺着管道流动,工人再对蒸汽进行冷却处理,蒸汽就凝结成了汽油。

简述贝宁“走私石油”行业的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2024-02-27更新 | 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其水文情势一直备受关注。进入21世纪后,鄱阳湖长期持续的低枯水位压缩了湖区面积,季节性洼地提前出露,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群落结构日趋简单化。湖泊枯水程度加剧,枯水期提前和延长,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左图示意鄱阳湖流域及水文站点分布,右图示意1970~2015年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变化趋势。



(1)描述1970~2015年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
(2)推测1970~2015年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变化的原因。
(3)分析21世纪后鄱阳湖湖区季节性洼地提前出露的原因及其对生物产生的消极影响。
(4)对鄱阳湖的生态治理,有学者提出两种方案:①启动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②建立国家和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对个人或组织在环境修复与还原活动中产生有利影响,由国家或其他受益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价值补偿的环境法律制度)。请从中选择一种方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2024-02-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卷

9 .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E地位于H地的(     
A.西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
3.若一架飞机沿着最短航线从F地飞往H地,其飞行方向是(     
A.先东南再东北B.先正南再正北C.先西南再西北D.一直往正西

10 .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完成下面小题。

1.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影响不大的是(     
A.民族和种族构成B.地区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自然资源的质量
2.能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科技②鼓励人口外迁③鼓励高消费④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