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我国春播粮食面积约9.4亿亩,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这对稳定全年粮食产量至关重要。甲图为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空间分布示意图,乙图为2011~2020年我国粮食供需规模及对外依存度统计示意图。

(1)评价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进行春播的条件。
(2)简述2011~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与国内需求量的主要变化特征。
(3)指出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2 . 人口老龄化系数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的相对比值,系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下左图为“199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下右图为“2015年等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系数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系数变大,反映了(     
A.出生率迅速下降B.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增加C.青壮年劳动力减少D.交通事业发展较快
2.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可采取(     
A.提高生育率B.延迟退休
C.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制度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养老康养中心
3 .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全球变暖趋势和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减弱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全球沙尘暴多发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美国《科学》杂志某年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警告说如果人类不采取必要措施,任由全球变暖按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100年将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1)简述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2)举例说明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全球变暖。
(3)分析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国际合作的原因。
2021-09-20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沙尘天气20世纪21世纪以来
80年代90年代12.7
年均次数(次)22.116.1
平均日数(天)106.25.5

1.下列气象灾害中与沙尘暴成因相同的是(     
A.台风B.寒潮C.雾霾D.旱灾
2.我国的沙尘天气近三十年来呈(     
A.减少趋势B.增加趋势C.波动趋势D.稳定趋势
3.发生以上变化的人为原因有(     
A.围湖造田B.露天采矿C.营造防护林D.南水北调
2021-05-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我国东北三省人口密度与黑土分布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黑土自然肥力高,开发历史悠久B.黑土区农业比较发达
C.气候优越,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黑土区淡水等资源丰富
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①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②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③人口密度最小的广阔区域是沼泽区④在辽宁山区人口多于平原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 .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22.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4%。出生率为1.09%,死亡率为0.54%,65岁以上人口占7.52%,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约束因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人均绿色面积水资源
适度人口(万人)400.1426.72171.45203.29
实际人口(万人)222.8
1.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A.劳动力过剩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出生率较高D.人口老龄化加重
2.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A.城市建设用地B.人均居住用地C.人均绿地面积D.水资源
3.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丰富②气候条件优越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10-30更新 | 55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提高当地煤炭产量B.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问题D.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2020-10-27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第七十届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读某节气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为以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节气是_______
(2)图中晨线是_______,昏线是_______
(3)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时,E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时,E地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C点射向D点方向,炮弹将落在C、D所在经线的_______ (东或西)侧。
(5)图中A点地方时为_______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
(6)图中D点经度_______位于_______ (填时区),此时北京时间应为_______时。
(7)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8)从图中日期到次年1月10日,B点昼长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D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