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土壤疏松透气。图8中马铃薯产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犁地深,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该地普遍采用薄膜多层覆植马铃薯,比露地种植提前45天左右。春马铃薯2月底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接着播种玉米,玉米地再套种秋马铃薯。市场上马铃薯供应的淡季是4月~8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①当地的耕作制度是?
②结合材料一说明机械化耕作对马铃薯种植的有利影响;
③读图7分析多层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好处。
材料二南四湖是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为确保其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通向湖泊的排污口全部关闭。截污导流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分别导向洼地、新修水库,确保被拦截的中水、地表径流等在输水期间不进入调水干线。(中水是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除了不能饮用外,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水价比自来水便宜。)

(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截污导流工程所起的主要作用。
(3)图中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此,人们需具备防灾和治理的基本知识。简要说明山沟泥石流发生时有什么前兆,并且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坑塘污水处理厂中水水库绿化冲洗灌溉排污关闭口,说明治理泥石流沟的措施。
2021-09-06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2.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强烈,热量充足 B.氧气含量高,便于呼吸
C.大气稳定,云雨少见D.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信
4.我们生活中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发生在(     
A.对流层B.中间层C.平流层D.热层
3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土壤疏松透气。图乙中马铃薯产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犁地深,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该地普遍采用薄膜多层覆盖种植马铃薯,比露地种植提前45天左右。春马铃薯2月底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接着播种玉米,玉米地再套种秋马铃薯。市场上马铃薯供应的淡季是4月~8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①当地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
②结合材料一说明机械化耕作对马铃薯种植的有利影响;
③读图甲分析多层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好处。
材料二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为确保其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通向湖泊的排污口全部关闭。截污导流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分别导向洼地、新修水库,确保被拦截的中水、地表径流等在输水期间不进入调水干线。(中水是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除了不能饮用外,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水价比自来水便宜。)

(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截污导流工程所起的主要作用。
(3)图乙中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此,人们需具备防灾和治理的基本知识。简要说明山沟泥石流发生时有什么前兆,并且说明治理泥石流的措施。

4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成为各大城市的主要任务之一。重庆市某研究院为助力城市防疫工作的开展,基于遥感技术(R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种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平台”。该平台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实时的疫情公告、分布图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下图为该平台展示的某新冠病例的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平台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实现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RS获得新冠患者的空间分布数据B.BDS分析出距离最近的核酸检测点
C.GIS绘制出某新冠患者的活动轨迹D.RS和BDS相结合预测疫情扩散方向
2.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疫情防控,其突出作用有(     
①提供智能高效的防疫便民服务②便于政府实施科学精准防控措施
③利于保护新冠患者的个人隐私④避免疫情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根据该平台展示的某新冠病例的活动轨迹,以下响应措施最合理的是(     
A.甲地划为高风险地区,要求居民足不出户B.乙地管制南北方向的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C.丁地学校按照常规日程表,师生正常到校D.丙地的商店停止营业,实行临时封闭管理
2022-12-03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5 . 在平整土地上挖坑刨洞建地坑窑院,院心常会栽一株树冠高出地表的高大落叶乔木,这种建造技术在黄土高原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堪称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图为某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拍摄地的地貌类型是(     
A.黄土川B.黄土梁C.黄土塬D.黄土沟
2.地坑院的院心栽植高大落叶乔木的原因不包括(     
A.减弱了雨水对地坑院坝的侵蚀B.夏季便于入门在树下遮荫纳凉
C.冬季可让阳光进入,利于采光D.安全警示作用,防止行人坠入
3.地坑院顶部四周建有矮墙,其功能作用最小的是(     
A.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B.保障地面劳作人的安全
C.装饰美观协调建筑艺术D.防火防盗贼防野兽入侵
2023-01-19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艺术班)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飓风是一种兼具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属性的天气系统,热量、水汽和发育空间是该天气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于希腊、途经水温高达30℃的地中海后发展成为飓风的“丹尼尔”于2023年9月10日袭击了非洲利比亚的东北部,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该地两座大坝垮塌,人员伤亡惨重。此次飓风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接近热带气旋性质的地中海飓风之一。下图示意9月9日地中海飓风登陆利比亚时的卫星遥感影像。



(1)与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相比,简析地中海夏季飓风发生频率低的主要原因。
(2)分析飓风登陆后势力逐渐减弱的主要原因。
(3)简析本次飓风登陆利比亚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飓风的危害,请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
2024-03-11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9日19时13分,我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4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误入大气层的流星体B.恒星间的星际物质
C.待发射的天绘-4卫星D.高空飞行的飞机
2.关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绿阔叶林分布广B.泥石流灾害频发C.资源环境承载力大D.风力作用较明显
3.天绘-4卫星选择在夜间发射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跟踪观测B.减弱地磁影响C.避免噪音扰民D.避开太阳风干扰
2022-07-09更新 | 39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沙龙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图1)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图2)。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4)有观点认为在闽宁镇推广巨菌草会造成生物入侵危害,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出反驳的理由。
2018-03-14更新 | 540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业空间布局的变化。美国的钢铁工业在19世纪初分布在匹兹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转移至杜鲁特20世纪中期,随着杜鲁特资源的减少,又转移到巴尔的摩和费城。下图示意美国钢铁工业的空间转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世纪初美国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燃料C.交通D.市场
2.关于美国钢铁工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匹兹堡—杜鲁特:产地距离消费中心更近
②从匹兹堡—杜鲁特:冶炼钢铁的耗煤量下降
③从杜鲁特—巴尔的摩和费城:杜鲁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从杜鲁特—巴尔的摩和费城:海运的发展便于进口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位于澜沧江边上的西藏芒康千年古盐田(海拔约2300米),主要为井盐。盐泉沿澜沧江河谷出露(如图左)。盐民垒石、构木,筑成高台进行晒盐(如图右)。两岸盐田一江之隔,同源不同色,西边呈淡红色,俗称桃花盐,东边却为纯白色,俗称雪花盐。完成下面小题。



1.利于此地晒盐的自然因素有(     
①河谷宽广,盐田面积大
②晴天多,光照强,蒸发强
③河谷地带,焚风作用强
④盐田地势高,江水影响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根据材料推测该地产盐的旺季应该是(     
A.12-2月B.3-5月
C.6-8月D.9-11月
3.两岸盐田一江之隔,“同源不同色”的主要原因是(     
A.制盐工艺不同B.含盐量的差异
C.盐田垫土不同D.卤水藻类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