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7 道试题

1 . 公元前214年,秦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今越秀山)南部高地上筑城,史称“任嚣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始,广州作为我国经久不衰的千年商都、南方大港,城市与港口发展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和港口码头位置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任嚣城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包括(     
①受冬季风影响小②坡度大便于采光③山南抬升夏季风④高地利于防洪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珠江岸线主要的空间拓展方向及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A.向西、向南拓展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量大
B.向东、向南拓展 地形平缓,利于泥沙的沉积
C.向西、向南拓展 凸岸水流较缓,利于泥沙淤积
D.向东、向南拓展 距海洋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

2 . 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及对应的农作物是
A.黑、吉——玉米B.赣、湘——水稻
C.豫、冀——小麦D.新、青——棉花
2.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①冬雪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②冬雪可减少土壤热量散失,阻挡寒气侵入,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
③积雪融化,利于土壤保墒
④冬雪融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臭氧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A.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


(3)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_________层(填名称)。
(4)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____层(填名称),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_________(单项选择题)。
A.酸雨危害人类健康 B.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5)平流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___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0年暑假小明随团队到墨西哥研学旅行,主要研究城市和文化,在研学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下图为墨西哥地图及大草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部、气候B.东部、土壤C.北部、河流D.南部、地形
2.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大草帽可以防晒②位于东北信风带,大风天气多,大草帽防风
③气候凉爽,大草帽保温作用强,防寒④雨季降水丰富,大草帽便于避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安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利用暑假开展了“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地理之美”的野外研学旅行。他们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乘坐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从西安到乌鲁木齐,开展了为期10天的研学活动。

材料二:研学旅行路线及沿途景观图



(1)第一天:相约钟楼,启程出发
西安市几何中心是钟楼,没有形成建筑物高大稠密的CBD,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外观上看,钟楼采用了木梁架结构,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____和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
(2)第二天——第三天:乘火车之旅,看窗外风景
一路上,同学们在窗外看到了黄土的沟壑,也看到黄土披上了新绿。火车驶过麦田,穿过山洞,终于驶入了位于黄河河谷的兰州,同学们却发现火车在兰州市区足足行驶了30分钟才到达高铁兰州西站,不禁感慨:“这可真是一个狭长的城市啊!”
黄土高原的沟壑形成外力作用是____,兰州城市形态狭长,主要受制于当地的____条件。
(3)第四天——第六天:看大漠风情,赏人地协调
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同学们不仅仅欣赏到了壁画和彩塑,还体验了崖顶风沙危害防治体系的成果,更在敦煌世界地质公园领略了恢弘壮美的地质奇观。
当地通过砾石铺压、高立式沙障和麦草方格等措施,起到了很好的____作用,将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地质公园中的垄岗状、塔柱状雅丹体主要受____作用形成。
(4)第八天:尝美食,品甘泉
来到吐鲁番,同学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不仅尝到了最甜的葡萄,喝到了甘甜的坎儿井水,更是真真切切体会了“围着火炉吃西瓜”。
吐鲁番的葡萄格外甜、“围着火炉吃西瓜”均说明了当地气候有____的特点。葡萄的灌溉水源是当地人们利用“坎儿井”自天山引来的冰雪融水。坎儿井大量采用地下暗渠输水是为了____
2022-07-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各地经历断崖式降温。为了应对可能带来的霜冻,很多地区农户采用烟雾防霜冻。

材料二   图1为“农户制造烟雾防霜冻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ABCDH表示各种辐射和反射,EFG表示不同削弱作用类型。



(1)图2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填字母)和______(填字母)。
(2)烟幕可防霜冻是因为增强了______(填字母)。
(3)晴天昼夜温差大是因为______(填字母)强______(填字母)弱。
(4)夏秋降温之时往往病毒性流感大爆发,专家研究认为,病毒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流感病毒扩散的是(     
A.B.C.D.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沙丘)、乙(草方格)两地景观图。


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图为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图。



(1)甲地貌受____(风力,流水)作用影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地区。乙地建设草方格的目的____
(2)沙漠气温比绿洲低的时间段是____,此时段沙漠近地面气压____(填高端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情况(直接画在图上)。

(3)分析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风沙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风沙对该地区交通的危害有________

8 .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央正式宣布将把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将被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是(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地理位置优越③海南岛面积较大④海南经济发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海南的意义是(     
①促进海南各类资源开发②为海南提供了更大规模的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有了更强劲的动力③将促进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④拓展了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机会,提升了海南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0-08更新 | 893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图中环节①作用的是(     )(双项选择题)
A.在我国登录的台风B.高山的冰川融化C.影响东南亚的夏季风D.跨流域调水工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     )(双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三态变化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2017年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该制度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写序号)。
(5)环节①②③④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2-01-18更新 | 146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