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1 道试题

1 .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赣州到深圳的列车运行时间由5小时32分压缩至1小时49分,这对赣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为赣深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赣深线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少过河湖水体B.绕开不利地形C.缩短建设周期D.连接更多城市
2.该高铁线路通车除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外,还可以(     
①利于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②促进劳动力区域间流动③更好发挥深圳辐射带动作用④改善沿线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中,海上风电机的底座对鱼类具有类似人工鱼礁的吸引作用,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底座上面,可以将其“鱼礁化”,从而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下图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

(1)简析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好处。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合理的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结构不稳定、病虫害增加及减产等问题。今年吉林省将对全省秸秆覆盖还田的农户进行补贴,并继续在全省设立秸秆禁烧区和秸秆限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焚烧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好处是(     
A.增加农民收入B.减轻病虫害危害
C.减轻农户负担D.增加土壤有机质
2.在禁烧区内,部分农民仍坚持焚烧还田的主要原因是(     
A.维持农田生态系统B.保持土壤结构
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3.吉林省燃烧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     
A.棉花和水稻秸秆B.春小麦和棉花秸秆
C.玉米和水稻秸秆D.冬小麦和玉米秸秆
2020-07-10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地蔬果园”(下图所示)毗邻巴塞罗那的温泉小镇——卡尔德斯德蒙特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灌溉空间。古老的石墙灌渠联接城镇和灌区,3700m2的蔬果园过去由温泉水和汇入灌渠的城市降水所浇灌。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污水从城市中心排入灌渠,蔬果园也渐成荒地。2015年当地提出灌溉系统修复项目,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项目将私有园艺景观开放为公共空间,并在渠道上修筑人行步道;富余及使用过的温泉水引入灌渠,并在灌溉系统中新建一个公共水池,池面上设置漂浮装置种植水生植物。改造后蔬果园逐渐恢复生机。

(1)推测蔬果园耕地荒弃的原因。
(2)与从河流引水灌溉相比,说明修复古灌溉系统的好处。
(3)分析灌溉系统中公共水池的主要作用。
(4)简述恢复蔬果园对该小镇的意义。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工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博格达峰北麓,上游接纳小冬沟、大冬沟、哈拉木萨克沟、马路沟、孜沿毡沟等支沟,并汇入天池。近30多年来,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三工河流域先后暴发了8次泥石流,每年约7万方以上泥沙汇入天池。下图示意三工河流域地理位置及综合治理泥石流的拦沙大坝、10级跌水(是一种将上游渠道水流自由跌落到下游的落差建筑物,根据落差大小,跌水可做成单级或多级)梯田景观。


   
(1)简述三工河流域泥石流多发的主要人为因素。
(2)简析泥石流对天山天池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危害。
(3)指出10级跌水梯田在天池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2023-06-06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洲附近的海洋被自西向东快速移动的西风漂流所包围,并因此与北方水域分开。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南极辐合带,这里分布有数量众多的磷虾。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带磷虾数量众多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4-05-3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在农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为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并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与损害,某高校某教授提出用甘蔗渣、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并获得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则会在40多天后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指出普通地膜造成哪些主要危害,并分析使用“共混膜”的好处。

8 . 川气东送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跨越川、渝、鄂、赣、皖、苏、浙、沪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千米,可源源不断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能源。下图示意川气东送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川气东送工程(     
A.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B.线路走向主要受地形影响
C.可以缓解长三角能源短缺问题D.建设过程中风沙危害严重
2.下列措施中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发挥长江的黄金水道作用
C.把城市、经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D.发挥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2023-04-15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0年暑假小明随团队到墨西哥研学旅行,主要研究城市和文化,在研学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下图为墨西哥地图及大草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部、气候B.东部、土壤C.北部、河流D.南部、地形
2.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大草帽可以防晒②位于东北信风带,大风天气多,大草帽防风
③气候凉爽,大草帽保温作用强,防寒④雨季降水丰富,大草帽便于避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全球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2022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导致的。汤加火山喷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同时将大约1.5亿吨水蒸气送入大气平流层,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图左为汤加火山喷发图,图右示意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甲层B.乙层C.丙层D.丁层
2.汤加火山喷发后,以下对流层的垂直气温变化图中,哪种情况最不利于火山灰的扩散(     
A.B.
C.D.
3.汤加火山喷发后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主要的原因是(     
A.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热量,使全球气温升高
B.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活跃,干扰大气运动
C.大量水蒸气增强了大气保温作用,使全球气温升高
D.大量火山灰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使全球气温降低
2024-02-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