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读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左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请将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顺序____
(2)完成甲乙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标出空气流动方向、地面冷热状况)
(3)若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仅从热力因素考虑,图示时刻为____(填白天或夜晚)。
(4)一般状况C地是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____(大或小),理由是____
(5)画出A地的风向。
2 .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等高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已画有一条500m等高线,请按照图中等高点的大小,补画出图中所有等高线,并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宏观地形类型。
(2)在此基础上,请按相同水平比例尺,在下面图框中,画出AB线段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3)如果你站在AB连线的最高点,你更容易看到的是A地点还是B地点?请说明理由。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了。
(2)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c处的最终风向。试在图中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1)、地转偏向力(F2)、摩擦力(F3)。
4 . 甲图为“某日昼夜状况分布部分示意图”,其中阴影为夜。乙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乙图回答:农事谚语“夏至不到不热,冬至不到不冷”中所说的冬至那天,地球大概位于A、B、C、D中的____位置;____位置时,綦江正是秋季。
(2)看甲图回答:图中弧EF为____线(晨或昏),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____(纬度、经度);在甲图中画出光照(要求:箭头表示太阳光;并标出直射点)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月、日)____(时);这天,同经线的甲、乙、丙三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三城市该日后打开路灯的时间将____(提前或推迟);再过6个月,以上三城市当地正午时,相同高度的旗杆影子最短的是____
2021-09-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和“冷岛”效应都是热力环流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许多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城市中的水域和绿地冷岛效应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城郊某时刻气温分布图(单位:℃)。


(1)请在图中A处用箭头“→”标出其实时风向。
(2)绘制城市“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下图所示4条线上标出气流运动箭头)。

(3)“冷岛效应”会使城区其他用地空气对流____(增强或减弱),年降水量____(增加或减少)。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2023-12-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考试地理试卷
6 . 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A、E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用线条标出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大致弯曲形态。相同空间规模的热力环流空气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下列说法中的(       )。
A.水平面冷热不均程度不同             B.水平面气压不均程度不同     
C.地表摩擦力不同                           D.地转偏向力不同        
(3)气象观测后发现与A地相比,B地气温日较差偏大,试分析其原因。
7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 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2016-11-26更新 | 77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1次月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8 . 每年从“冬至”开始,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 我国民间自古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风尚习俗。下图中左图为古代某画九局部图,此图的画法是:“上晴下阴,左风右雨雪中心”,即把圆形“双鱼”图,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只画出一部分以表示当日天气状况,简明清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虚线框内(M处)所示两天的天气状况变化是
A.阴转晴B.风转晴C.雪转阴D.雨转阴
2.右图中,可能出现左图N处天气状况的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9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器材:长方形带风口的纸箱,吹风机、一定数量颗粒混杂的干砂砾、阻挡物。

实验过程:电吹风开不同档位,形成大小不同的风,吹向沙堆。

实验结果:形成沙丘;砂砾出现分选;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纸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

实验不足:实验持续时间短;水平方向颗粒分选性差;室内粉尘较多。



(1)指出风力大小与吹走沙砾碎屑物数量以及颗粒大小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并推测纸箱内沉积物从沙堆到阻挡物之间颗粒的排列特征。
(2)简单绘制出沙丘平面示意图,并画出风向。
(3)说出针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改良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一省会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为测算当地的经度,以旗杆为中心,在地面上绘制了若干个同心圆(如下图)。然后,利用走时准确的电子表,测得旗杆顶部在某个同心圆上的投影点A和B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1时08分06秒、12时12分24秒。假设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之一,请结合物影的日变化规律,完成以下的活动要求:


   
(1)请在地面上画出当地的子午线,并确定正南、正北的方向(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制和填写)。
(2)根据材料所给数据,测算该学校所在的经度,并判断该学校位于南昌的什么方位。
(3)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提高经度测算的精确度,你对这次活动的方法或过程有什么改进建议?(至少两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