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1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2035年实现目之所及皆海绵的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蚌埠市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C.禁采地下水D.路面铺设透水砖

2 .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④
2.某班同学为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2023-12-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地理试题(必修)

3 .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水循环环节(     
A.①为下渗B.②为地下径流C.③为蒸发D.④为水汽输送
2.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3.某班同学为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4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


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
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5 .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策(重点掌握)
(1)原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________地转型发展。
(2)措施
①延长________,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
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资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如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大庆油田在历经近30年稳产、高产之后,于2003年开始产量下降。随后,大庆的城市经济开始进入衰退期。大庆选择了延长资源产业链,将油气资源深加工作为城市转型之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利用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
②开发________,培育新的________
拓展开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资源范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例如辽宁省阜新市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首先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吸纳就业,然后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煤化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
2023-12-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6 .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______,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______,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实施______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023-11-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讲 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必背卷)-【难度分层·必刷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
2023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从城镇化、机动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交通供求关系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机动化发展,道路交通的供求关系变化具有宏观的规律性。下图为道路交通供求关系变化的宏观规律以及对策方向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现阶段,我国道路主要供求关系(     
A.供需基本平衡B.需求量大于供给量C.无法确定D.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2.改善现阶段我国道路供求关系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内需,扩大机动车需求量B.加大汽车研发力度,提高高端汽车占有量
C.完善道路交通网,疏通交通节点D.降低道路交通网密度,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3.下列关于交通供求关系第三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非机动车比例大于机动车比例B.交通拥堵问题已缓解,交通呈良性发展
C.使用机动车比例大于非机动车比例D.交通总体耗能较低,以燃烧清洁能源为主
2023-09-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周测卷十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某酒庄1992年生产的某款葡萄酒在2000年以50万美元/瓶的价格成交。该酒庄以规范的种植流程高标准种植赤霞珠葡萄、梅洛葡萄和品丽珠葡萄,葡萄树平均年龄为21岁。葡萄园的土壤以砂土为主。园主只将葡萄园中品质极好的一小部分葡萄用于酿造葡萄酒,且仅在收成好的年份才生产,收成差的年份停止酿造葡萄酒。该酒庄周边其他多数酒庄仍采用传统高密度种植方式。下列左图示意该酒庄位置,右图示意该酒庄种植园植株分布。

(1)分析该酒庄葡萄酒品质极佳的原因。
(2)简述该酒庄采用不同品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益处。
(3)与该酒庄相比,推测周边其他酒庄高密度葡萄种植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
(4)试为该酒庄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建议。
2023-11-24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潟湖是指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闭形成的湖。七里海潟湖位于渤海的近岸,其形成与波浪相关。1883年,周围洪水涨溢,七里海湖水骤然猛涨,在东北处将沙坨峪冲开形成新开口,湖、海相通,海水涌入。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稻田)。下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地利用状况。


(1)七里海潟湖的形成原因。
(2)说明1883年以来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描述其过程。
(3)分析20世纪70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4)近些年来,七里海潟湖不断萎缩。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疏通、改造潮汐通道进行整治,请说明其理由。
2023-12-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交通工具产生的主要危害有(     
①光化学烟雾污染②噪声污染③水体污染④土壤污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下列减轻图中甲危害的措施或建议中,正确的是(     
①城区禁止鸣喇叭②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措施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④搞好城市绿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