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630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向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流动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流动人口向家乡所在省域甚至县域回流的现象日益普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人口回流意愿差异较大。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区域性回流人口在不同行政等级城镇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区域性回流人口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省会和直辖市接受的区域性回流人口最多
B.东部地区的省会是区域性人口回流主要目的地
C.西部地区的县级城市对区域性回流人口吸引力最强
D.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的区域性人口回流占比最高
2.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人口回流意愿明显高于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A.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B.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经济机会较少
C.东部地区生活成本较高D.东部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2024-06-15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哪一个(       
A.①B.②C.③D.④
2.研究人员想找到乙土层的土壤,除了地形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       
A.植物蒸腾B.河流远近C.植被覆盖D.岩层厚度
3.①-⑤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剖面是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土壤温度较高B.有机质含量少C.底层沙砾较多D.土壤空气不足
2024-06-15更新 | 698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3 . 近年来,中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度扩张,导致地价上涨较快,对居民购房、企业选址等带来重要影响,地价过高已成为大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是近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产物,城市地租曲线会随城市次中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多中心和单中心城市地价曲线。据此完成

1.与单中心相比,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①有效降低城市平均地价②有效提升城市低段地价
③显著抑制城市中心地价④显著提高农业用地地价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     
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②减少“地王”现象,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③提高次中心工业地价,增强企业竞争力
④促使城市设施水平和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右侧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时(     
A.地球上存在两个大陆B.只有一个联合古陆
C.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初步显现D.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已经形成
2.①地层中含有左侧生物化石,②地层中含有右侧生物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A.①在②上方B.②在①上方C.同一位置D.无法判断
2024-06-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箭头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6-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     
A.土壤黏粒比重高B.土层薄C.成土速度慢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变化B.热量条件变化C.农业类型差异D.地势高低差异
2024-06-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黑冰”是在无降雨、降雪情况下,特殊的局地天气、地理条件使水汽直接在柏油路面凝华而成的透明薄冰,道路柏油的颜色能从中透出,造成冰面与道路融为一体呈黑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冬季,“黑冰”最易形成的时段是(     
A.上午B.后半夜C.前半夜D.下午
2.与路面相比,桥面更易形成“黑冰”,主要是因为桥面(     
①散热速度快        ②对流作用强             ③大气逆辐射弱     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下列国家中,受“黑冰”现象的影响,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A.印度B.韩国C.菲律宾D.蒙古国
2024-06-12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9-11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具有很强的地带性特征,在形成条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世界有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如下图),其中B是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台地、山岗坡地上。A位于乌克兰大平原,C位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三大黑土区土地利用与防治都经历了开发、过度开发、环境恶化、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几个阶段。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完善,成为最普遍、最重要的土壤利用保护技术。

(1)分析三大黑土区土壤肥力高的气候原因。
(2)指出我国东北和其它两地黑土退化的不同原因。
(3)保护性耕作主要是免耕(少耕)、轮耕、深松、秸秆覆盖等技术的集成,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任选两点试加以说明。

9 . 杂谷脑河发源于川西高原,该区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受西风急流南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差,导致水热重组。按海拔梯度和气候条件可划分为河谷区、低中山区、中山区、高山区和寒冻地区。杂谷脑河河谷植被恢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源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材料推断杂谷脑河谷区属于(     
A.湿冷谷B.干冷谷C.湿热谷D.干热谷
2.从河谷随海拔上升到高山区,植被演替变化的主导因素(     
A.由水分转变为热量B.由热量转变为水分
C.由热量转变为土壤D.由水分转变为土壤
3.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杂谷脑河流域应是(     
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

10 . 20238月底,成都经历了一次明显降水过程,表为气象站观测到的本次天气变化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状况风力风向
8273320西南风2
8283022阵雨东南风1
1.成都本次天气过程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A.27日,日较差为13℃B.27日,日较差为11℃
C.28日,日较差为8℃D.28日,日较差为10℃
2.与28日相比,27日最高气温较高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多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较多
C.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多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较多
3.与27日相比,28日最低气温较高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较强B.大气逆辐射较弱
C.地面辐射较弱D.大气逆辐射较强
2024-06-12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9-11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