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6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最终汇入钱塘江。新安江流域地跨皖浙两省,新安江水库入库径流量的60%左右来自安徽。

材料二:2011年在杭州市建德境内,一辆载有苯酚化学品的槽罐车发生破裂,造成苯酚泄露。时逢黑夜暴雨,约20吨泄漏苯酚随地表水流入新安江中,造成局部水体受到污染。事故发生后市民疯抢矿泉水。

材料三:2012年两省启动新安江流域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若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2亿给安徽,若水质变差,则安徽拨付给浙江2亿元。下图示为新安江流域水系分布。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角度分析杭州水污染事件的危害。
(2)为降低此次水污染事件的危害,杭州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3)基于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请你为休宁县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出谋献策并说明原因。
2024-06-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神州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与神州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再“天宫”顺利会师,拍下两个航天员乘组“全家福”,后续两个乘组将在空间站共同生活约4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及“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中国空间站所在大气层说法正确的(     
A.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B.对流现象显著,云雨天气多
C.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
2.为保障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天宫”实验舱布置了大型柔性太阳翼(太阳能电池板),太阳翼的角度可调节(上图),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     
A.避免陨石撞击B.躲避太阳风暴C.接受更多光照D.减弱风力影响
3.“天宫空间站”航天员乘组开展出舱活动时,航天员(     
A.完全脱离了地球引力作用B.可以看到云雨等天气现象
C.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D.面临失重、强辐射威胁
2024-06-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3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波。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____,该处称为____界面,其下物质状态为____
(3)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分布规律是____
(4)图中D和F为不连续面,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____(填字母)
2024-06-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4 . 人口迁移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通过划分不同类型区域,并针对各类区域采取不同的政策。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比较显著,南部发展速度较快。图为2010年江苏省人口迁移类型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依据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将人口迁移划分为四大区域类型:净迁入活跃型、净迁出活跃型、平衡活跃型、非活跃型。

1.图中甲、乙、丙人口迁移类型对应最为合理的是(     
A.净迁出活跃型、平衡活跃型、净迁入活跃型
B.平衡活跃型、净迁入活跃型、净迁出活跃型
C.净迁出活跃型、净迁入活跃型、平衡活跃型
D.平衡活跃型、净迁出活跃型、净迁入活跃型
2.有关非活跃型人口迁移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有限,无法容纳更多人口B.经济发展水平适中,本地人口外迁意愿不强
C.空间上更靠近长三角,利于承接更多产业D.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2024-06-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青杄是我国特有的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多生长于海拔14002800米地带,其凋落物按照分解程度分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地(海拔18003670米)不同海拔青杄林凋落物各层占比,甲、乙、丙表示由低到高的不同海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杄林凋落物累积和分解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夏季B.冬季、春季C.秋季、冬季D.秋季、夏季
2.与乙海拔相比,该山地丙海拔凋落物已分解层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坡度较大B.气温较高C.土壤湿度较大D.地势较低
2024-06-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域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重淤积。近年来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1.根据材料推测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是(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2.根据材料推测目前辽河三角洲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①增大②减小
③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
④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在河口沉积
⑤植被覆盖率提高,减缓流域的水土流失,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
⑥降水强度较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
A.②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⑤⑥
2024-06-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某年3月14日,一场罕见的强沙尘暴袭击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15日,一场泥雨又袭击了半岛的部分地区。研究表明,此次异常天气事件受东欧南下冷高压和北非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下图示意伊比利亚半岛及周边区域3月15日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比利亚半岛3月15日最可能形成泥雨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东欧南下冷高压对伊比利亚半岛泥雨形成的作用是(     
A.提供了含沙气流B.促进暖湿空气抬升
C.提供了大量水汽D.促使地面气压上升
2024-06-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号卷地理试题

8 .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顺利到站,成功对接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宫六号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再过多长时间全球会在同一天(     
A.3时38分B.6时44分C.14时44分D.16时
2.成功对接之后,晨线又回到交接时的位置最快约在(     
A.8月初B.12月底C.3月中D.5月初
2024-06-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号卷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9 . 大圩顶是高差悬殊的活动性大沙丘链,位于河北境内(滦河北至新开口段),渤海湾西岸,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其沙源主要来自水下沙坝。该沙丘近些年高度有所降低,且有少量灌丛出现。下图为大圩顶流动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大圩顶沙丘的地质作用及主导风向分别是(     
A.海浪沉积偏东风B.流水沉积偏东风
C.风力沉积偏东风D.风力沉积偏西风
2.近些年大圩顶沙丘的高度有所降低,与此有关的原因可能是(     
①滦河入海泥沙减少②植被覆盖率上升③沿海风向发生变化④人类活动的干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6-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号卷地理试题

10 . 我国某学校(40°N)学生小明对该校的日出日落、太阳高度、昼夜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表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时间
日出时刻7时25分20秒
日落时刻16时34分40秒
正午太阳高度26°34'
1.该日(     
A.40°S昼长9个多小时B.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北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该校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
2.该日以后一个月内,小明发现该校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A.昼短夜长且昼渐长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2024-06-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号卷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