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954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2-01-18更新 | 1462次组卷 | 15卷引用: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面往往会留下一个长“尾巴”(即飞机尾迹,又叫飞行云),有时这个“尾巴”又细又长且在天空长时间停留,有时又会很短且很快消失。民航航线的位置和高度一般是固定的。下图示意民航客机飞行时留下的“尾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氧气含量高,空气对流作用强B.空气强烈上升,节省飞行燃料
C.大气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D.臭氧含量高,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2.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飞机尾迹是( )
A.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
B.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把天空的云划成了条痕状
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
D.飞机在飞行时为了美观有意排出的烟雾
3.影响民航客机尾迹在天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大气的( )
A.温度、透明度和运动状态B.温度、湿度和透明度
C.湿度、透明度和运动状态D.温度、湿度和运动状态
2020-03-29更新 | 1911次组卷 | 13卷引用:2.1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重点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一册)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自然变化和过度的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生态持续恶化。位于其境内北部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每年向黄河输入大量泥沙。鄂尔多斯人长期与沙漠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南围北堵中切割”,即在库布齐沙漠南北边缘地带营造锁边林,内部季节性河流及公路栽植护岸林、护路林,将库布齐沙漠分割包裹,分而治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鄂尔多斯的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大为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下图为鄂尔多斯地区图。


(1)分析20世纪70年代前鄂尔多斯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2)简述荒漠化的危害。
(3)分析“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沙模式“南围北堵”在荒漠化防治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2018-05-09更新 | 692次组卷 | 12卷引用:2.1荒漠化的防治(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3)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下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

材料二:在区域发展之初,由于资金、产业基础等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于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具有经济增长动力的城市。在城市之间,形成便于人流和物流的交通干线。学者研究认为,交通干线连接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轴。可见,具有“点—轴”结构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迅速。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评价环渤海湾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2)作为环渤海湾区中心城市,请你为北京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出合理建议。
(3)根据“点—轴”结构理论,试解释环渤海湾区高铁干线沿线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
2023-04-23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选必2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6 . 岩臼是指岩石因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口小肚大底平的凹坑。青山岩臼景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克什克腾旗东部。岩在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和加大的同时,风和流水对凹坑内部进行打磨、搬运和沉积,于是岩臼内有了土壤、水、植物、昆虫,甚至还有白桦树,成了生机盎然的天然盆景。下图为青山岩白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山岩臼景区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2.形成青山岩臼的外力作用有(     
A.冻融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C.冻融作用、风蚀作用D.流水作用、风蚀作用
3.当前,对青山岩臼危害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A.农垦B.养殖C.旅游D.工矿
2021-07-12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7 . 广西贵港木格镇一带,蔗农将多根甘蔗用蔗叶绑成一捆,再用长木棍连搭成一排。此法包裹的甘蔗因蔗皮白嫩、肉质鲜美脆甜而得名白玉蔗,是水果型甘蔗中的珍品。近年来,白玉蔗的销量一直不稳定,常有滞销和低价处理的情况,农户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木格镇白玉蔗采用蔗叶捆绑可以(     
①避免阳光暴晒甘蔗②减少病虫危害③起到保鲜作用④减弱蔗身呼吸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年来白玉蔗的销量不稳定,其原因不可能是(     
A.不易储藏B.交通闭塞C.市场竞争大D.品质下降
3.为提高当地蔗农的积极性,以下措施最为可行的是(     
A.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品牌推广B.合作社统一管理,压缩种植面积
C.大规模建设蔗糖厂,产品深加工D.政府统规划,改种其他农产品
2021-05-10更新 | 921次组卷 | 7卷引用: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
(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4)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2023-06-11更新 | 11160次组卷 | 26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选必2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9 . 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下图示意北部湾位置,下表示意2018年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经济联系强度,数值越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
南宁-4.345.8113.394.6511.53
北海4.34-0.141.371.380.11
防城港5.810.14-3.910.460.17
钦州13.391.373.91-0.770.25
玉林4.651.380.460.77-0.38
崇左11.530.110.170.250.38-
1.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     
A.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弱B.港口城市辐射作用更强
C.内部经济空间联系差异小D.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2.在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中,南宁与玉林经济相互带动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A.玉林经济受广东省影响大B.南宁经济受海南省影响大
C.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D.两地交通运输不通畅
3.为提高北海和防城港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扩大海洋资源开发B.提高城市等级
C.产业分工错位发展D.扩大城市范围

10 .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的火山一般都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冰岛某火山附近的沉降堆积盆地中,分布着厚厚的火山灰,河流在布满火山灰的地形上发育成为“辫状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不冰”是旅游爱好者当中广为流传的说法,下列关于“冰岛不冰”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B.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云雨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C.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处,岩浆活动多发,地热资源丰富
D.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
2.河流在布满火山灰的地形上发育成为“辫状水系”,其形成过程是(     
A.岩浆活动—火山灰堆积—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B.火山灰堆积—冰川融化—流水侵蚀—断裂下陷
C.断裂下陷—火山灰堆积—冰川融化一流水侵蚀
D.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下陷—火山灰堆积
3.据材料推测,下列关于冰岛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冰岛地处高纬,多冰川,内陆多高原、火山,气温低,不适宜居住,人口稀少
B.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地势低,气候较温和,人口较多
C.西南部地处西风迎风坡,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降水丰富,气温较高,人口集中
D.北部河流短促,水能丰富,有利工业发展,人口稠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