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1 . 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1)根据图示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4)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5)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列举相关地层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1-08-07更新 | 691次组卷 | 4卷引用:1.3 地球的演化过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必修1)
2 . 读下面材料,分别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据示意图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材料二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结合材料探究:

(4)以动物为例,说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
(5)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
(6)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
2019-12-17更新 | 1467次组卷 | 10卷引用:1.3地球的演化过程(重点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中图必修第一册)
3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一中甲、乙、丙、丁代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那么同学们在做这份试卷的时候,地球的位置应位于__之间。
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
(2)当太阳光以图二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__
(3)从图二到图三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__
(4)图二中,如果D点的昼长是15小时51分,那么E点的夜长是__,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

(5)上图为不同纬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上图中__(选填①②③④)地纬度相同。
(6)图二中B、C、D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M地与B点同时日出,晚于B点日落,则M地位于B点的__方向。
(7)图二中D点的地方时是__,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
2021-07-05更新 | 603次组卷 | 4卷引用:1.2.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④指断层。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形成的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B.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C.地壳持续上升,接受沉积D.地壳持续下沉,遭受侵蚀
2023-09-27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2.2 地表形态的变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
2.导致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褶皱相间沉积B.断层水平移动C.河流洪灾频繁D.河流侵蚀增强
3.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说明该冲积扇地带(     
A.地形起伏大,漫流范围广B.丛林覆盖高,障碍壅水多
C.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D.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
2021-09-05更新 | 2421次组卷 | 12卷引用:2.2地表形态的变化(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较宽阔,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推测依据。
(2)指出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3)科研团队计划研究该处河湾迁移速率及影响因素,请选取需要调查的主要自然因子,并提出估算河湾迁移速率的主要方法。
2021-01-25更新 | 98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章 地貌 反馈区 全章综合检测
7 .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请解释地中海对该区域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2)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板块运动知识,推测该区域气候范围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1-05-13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太阳系模式示意图


【活动一】:读表和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参考表和图,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读下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价优点、不足和建议各一项)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拓展学习,扩大视野。

2017年2月2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



(3)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B.有肥沃的土壤
C.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D.天体表面平坦
2019-10-24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1.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练习题1(中图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BC(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BC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关系。下图示意三地BC浓度(通量)变化。



(1)如果BC浓度保持上升,推测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
(2)为避免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请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2-10-03更新 | 990次组卷 | 6卷引用:主题1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3)

10 .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草灌结合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得以推广,那么对库区影响是(     
①增加径流总量       ②削减径流峰值       ③减少泥沙含量     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推测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对篱间地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 (     
A.土壤类型B.地形类型C.坡度大小D.作物类型
2021-07-11更新 | 1504次组卷 | 8卷引用:3.1 水循环-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