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 . 额敏河干流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最高峰2818米),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最终注入阿拉湖。汛期,额敏河在库鲁斯台草原形成季节性湿地,并有大量野生鱼类借助上涨水势逆水洄游至此繁殖,持续大约两个月。额敏河所在的塔额盆地成为伊犁河谷之北的另一个“湿岛”。下图为额敏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额敏河流域(     
A.水体仅参与陆地内循环B.干流南侧地势较北侧平坦
C.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D.干流主要流向为自东向西
2.野生鱼类逆水洄游至库鲁斯台草原湿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
3.塔额盆地成为“湿岛”的主要原因有(     
①草原湿地蒸发蒸腾提供大量水汽②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的扩散
③盛行西风携带大量暖湿气流进入④额敏河上游地区降水量较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雾凇由过冷水汽(温度低于0℃)随微风在枝条等物体上不断冻结积聚而形成。西北内陆沙漠地区降雪后,在梭梭林等植株上容易出现雾凇现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内陆沙漠地区雾凇多形成于雪后晴朗的夜晚,其直接原因是(     
①空气湿度大②地表湿度大③地面辐射强④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该地同一植株上雾凇易形成于(     
A.迎风面B.背风面C.向阳面D.背阴面
3.研究发现,西北内陆沙漠地区植株的枝条末端更易形成雾凇,其主要原因是(     
A.距地面高,气温较低B.直径小,更易吸附水汽
C.遮挡较少,光照较强D.蒸腾作用强,湿度较大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江等五大河来水,并在湖口与长江连通,其水位涨落受五河水量和长江水位的双重影响。左图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流域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20天,中下游地区超过30天,部分县连续少雨日超过20天。

2022年8月6日,鄱阳湖水文站水位退至11.99米,意味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至9月5日,湖泊水位跌破8米,部分湖床出现干涸现象,严重威胁到湖泊生物群及越冬候鸟的生存。



(1)说出鄱阳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据图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
(3)说明2022年8月份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降低的原因。
(4)简述鄱阳湖水位降低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3-01-11更新 | 584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

6 . 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下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百年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日本“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左右B.1990年左右C.2010年左右D.2030年左右
2.据图可知韩国“人口机会窗口”期约为(     
A.40年前后B.60 年前后C.70年前后D.80年前后
3.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就业压力增大D.部分高耗能产业淘汰

7 . 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2.下列有关马更些河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D.含沙量大
2021-10-08更新 | 37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625日正式通车的拉萨到林芝铁路(图1)是我国在青藏高原上最新建设的高速铁路,主线长度为403km,设计时速160km/h(平原地区-般为250km/h以上),采用电力牵引。拉林线位于藏南谷地,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缝合线上,多断裂破碎区,高地应力、高地热力、高密卵石层区。拉林线设计之初,有北线与南线两个方案,北线沿318国道修筑,南线沿雅鲁藏布江建设,经过多方对比,最终选中了南线方案,且规划在江上修建9座梯级电站。图2为南北线方案沿线地形剖面图。



(1)与北线相比,简析南线方案的优点。
(2)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推测南线方案铁路建设中要克服的主要困难。
(3)分析拉林线设计时速比平原低,并采用电力牵引的主要目的。
2021-08-27更新 | 34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宁夏—内蒙古河段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先后建立众多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宁夏—内蒙古河段来水来沙特点,冲淤量(河段冲淤量是输入沙量与输出沙量的差值)发生变化,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运行对宁夏—内蒙古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有(     
A.流速变慢,航运价值提高B.流程变短,流域面积缩小
C.含沙量减小,凌汛现象消失D.汛期流量变小,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2.与宁夏段相比,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段冲淤量更大,原因有(     
①受上游大量取水影响,泥沙输出量少②河段落差更小,泥沙输出量少③河流沿岸汇入支流多,泥沙输入量多④风沙入河量大,泥沙输入量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7-09更新 | 1826次组卷 | 13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我国对外投资稳步增长,2017年5月31日通车的蒙内铁路(东起肯尼亚东部港口蒙巴萨,西至首都内罗毕)它的建成通车为肯尼亚乃至东非的繁荣发展铺就了一条快速路。蒙内铁路穿过野生动物保护区,对工程建设的要求更加严格,中国公司在环境影响评估后进行施工,耗巨资增设了多个可供大型野生动物穿越的通道。当列车穿过国家公园时,乘客可以看见野生的大象、角马、犀牛和斑马等。图6为蒙内铁路位置示意图和内罗毕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除虫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宜于气候温和,降雨量少,日照充分的地方,以排水良好的微倾斜地最好。除虫菊花含杀虫成分,易水解失效。其制成的杀虫剂高效且天然环保。肯尼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除虫菊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初级加工品,主要市场为欧洲。


(1)简析肯尼亚种植除虫菊有利的气候条件
(2)简析肯尼亚种植除虫菊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
(3)据图分析铁路建设施工最繁忙的时间段,并说明原因。
(4)蒙内铁路穿越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察沃国家公园 ,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021-03-05更新 | 53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