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秦巴山地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一带,汉水上游,其典型垂直带带幅(即垂直带宽度)的分异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过渡性和复杂性。图甲为秦巴山区唐家河、光雾山、神农架三地的典型山地垂直带谱,三地均位于大巴山南坡。图乙为秦巴山区某自然带带幅的经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乙所示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D.针阔混交林带
2.图乙所示秦巴山区某自然带的带幅(     
A.随经度自西向东呈线性减少的趋势B.神农架南坡最宽,海拔1000米以下
C.唐家河最窄,海拔1500米以上D.随基面高度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3.导致神农架山区常绿阔叶林带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差异B.局地环流C.基面高度D.水热条件
2 . 下图中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图中AB弧是晨昏线中的_________线,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日A点在向北移动,则在今后一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3 . 德达古滑坡是位于四川省巴塘县德达乡的一个大型古滑坡,滑坡地形呈陡--陡折线形。德达古滑坡是在断裂活动、降雨入渗、河流侵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原始斜坡结构较为破碎的岩层岩土体在强震作用下沿着节理裂隙面发生崩解-滑动-堆积-堵江-溃决灾害链事件,滑坡堆积稳定之后,在重力作用、降雨入渗、河流侵蚀等长期作用下,滑坡发生浅层滑动、前缘复活变形等迹象。在堰塞湖形成到溃决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巴曲河床断面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德达古滑坡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德达古滑坡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2.目前德达古滑坡仍处于蠕滑变形阶段,推测导致其滑动可能性最小的是(     
A.降雨入渗B.河流冲刷C.风化作用D.重力因素
3.在堰塞湖形成到溃决的过程中,巴曲河床断面形态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A.初期,上游河床变窄B.中期,上游河床淤高
C.中期,河流流速加快D.后期,上游河床变浅
4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南凹陷(图甲)位于中蒙边界海拉尔—塔木察格断陷盆地的最南端。凹陷西侧缓坡带主要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图乙),东侧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发育在出山口湖岸附近的河流扇进入水体,则形成扇三角洲,古风场对扇三角洲前缘进行改造形成浪控三角洲。依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可将塔南凹陷滩坝划分为滩砂和坝砂,且发育滩坝共生、有滩无坝和有坝无滩3种沉积组合样式。难砂多以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坝砂分为砾质坝和砂质坝。

                                                       

(1)描述浪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比较西部缓坡带、中央隆起带的沉积物特点,并说明理由。
(3)指出图示平面上滩砂分布的特点。

5 . 呼伦湖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为断裂构造湖,湖泊西侧侵蚀地貌发育,陡崖处可见多处发育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湖蚀洞。下图示意呼伦湖湖岸侵蚀地貌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湖蚀崖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岸崩塌后退B.断裂发育—湖水侵蚀—湖岸崩塌后退
C.断裂发育—流水堆积—湖堤向内收缩D.地壳抬升—湖水侵蚀—湖堤向外扩张
2.与形成湖蚀洞时期相比,现在呼伦湖(     
A.沉积物薄B.水质优良C.水量大D.水位低

6 . 黄山景区(30°09′N,118°09′E)是著名的花岗岩山岳旅游风景区,这里千峰称奇,各具特色。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某摄影爱好者逆光拍摄了一张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北京时间)以及太阳所在的方位,可能性最大的是(     
A.6:00东北B.5:20东南C.17:40西北D.18:30西北
2.黄山怪石形成的地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南美大陆绮丽的塔状尖峰。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成为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图1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图2示意塔状尖峰景观。


             
(1)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
(2)利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3)图2中山峰上没有形成冰川,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刘家峡水库(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距兰州市约75千米,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大型水电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养殖等综合效益。水库地处高原峡谷,有洮河、大夏河等河流注入,其中洮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时泥沙含量大。下左图为刘家峡水库及周围水系简图,下右图为刘家峡水库黄河干流纵剖面图。

(1)简析大坝建成后刘家峡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区地形地势的主要变化。
(2)指出水库T处地物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分析T处地物对水库、水电站造成的负面影响。
(4)依据材料,指出刘家峡水库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缓解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2022-04-19更新 | 9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兰州市高考一诊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幔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材料二: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材料三: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以及石化森林景观见下图。



(1)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2)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3)请你对“河中生物极少”做出合理的解释。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2020-07-15更新 | 139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