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江苏南通市历史上曾是全国重要的棉产中心和贸易中心,如今更侧重纺织品加工贸易,棉花需大量从新疆采购。当前南通家纺产品品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其科技含量和生产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引领全球家纺业潮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专业市场。下图为2010—2018年南通棉花产量增长指数(上年=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南通市(     
A.2010年~2018年棉花产量逐年减少B.2011年棉花产量比2010年减少约20%
C.2012年与2011年棉花产量基本持平D.2018年比2017年棉花产量略有下降
2.南通由全国重要的棉产中心转变为纺织品加工贸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实力雄厚B.本地市场需求量大C.产业结构升级D.新疆棉花质优价廉
3.南通家纺产业引领全球家纺产业流行趋势,依托于(     
A.注重研发设计B.产业规模巨大C.产品远销海外D.产业链条完备

2 . 海拉尔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附近,降水是该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流域冻土退化严重。近50年来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下图示意近50年来各季节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50年来该流域内各季节径流量变化的特点是(     
A.春季径流量先减少后增多B.夏季径流量先增多后减少
C.秋季径流量呈减少趋势D.冬季径流量一直增多
2.该流域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降水量增多B.春季气温异常升高C.冬季降雪量增多D.夏秋季节降水减少
3.推测近年来该流域冬季径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B.地下水补给增多C.高山冰雪融水增多D.冬季降水量增多
3 . 下图中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图中AB弧是晨昏线中的_________线,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日A点在向北移动,则在今后一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终年积雪区与夏季最大融化区之间的界线即为融雪末期雪线,直接反映着冰川的进退。高亚洲(又称中央亚洲)是位于亚洲中部地势较高的大山脉地区(范围下图),区域内积雪、冰川分布广泛。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近几十年,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总体上表现为升高趋势,但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地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反而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冰雪融化带对应的山地自然带是( )
A.冰川带B.山地荒漠带C.山地苔原带D.山地针叶林带
2.受地形地势影响,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 )
A.沿“希萨尔一阿莱山→东昆仑→祁连山”一线降低
B.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内部→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一线降低
C.沿“横断山→青藏高原内部→兴都库什山”一线降低
D.自青藏高原内部及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向外围呈环状逐渐降低
3.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地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呈微弱下降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集中在冬季且增加B.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
C.地壳相对其他区域下沉D.退耕(牧)节水政策推行得力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蒸发既是地表热量平衡的组成部分,又是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直接受到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反过来,蒸发又可增加空气湿度,提高最低气温或降低最高气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蒸发皿蒸发量是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的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受太阳辐射、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气候统计数据表明,河北省5月份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年蒸发皿蒸发量近50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近50年来河北省部分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速率等值线(单位:毫米/10年)分布。



(1)分析河北省一年内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的原因。
(2)描述图示区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地区分布特征。
(3)有同学推测蒸发皿蒸发量下降与空气污染有关,请为该同学的猜测提供理由。
(4)推测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0-06-21更新 | 965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A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其界限大致可以根据5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为大陆性冰川区,大于500毫米的地区为海洋性冰川区,冰舌末端可能到达海拔3000米附近。帕隆藏布流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典型分布地区,流域内冰碛台地等地貌广布,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比较频发。川藏铁路穿过帕隆藏布河谷,以冰碛台地作为布线的优选地,不同于传统利用河流阶地布线的做法。图中示意帕隆藏布流域及其河谷两侧立体地貌分布。



(1)分析帕隆藏布流域海洋性冰川广布的原因。
(2)指出帕隆藏布流域冰碛台地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形成过程。
(3)分析冰碛台地成为川藏铁路优选地的原因。
2021-09-16更新 | 1962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B卷)

7 . 一位摄影爱好者由成都(30°39'N,104°30'E)乘飞机飞往昆明(25°02'N,102°42'E),途中拍摄日出并对过程做了记录:“6:40飞机起飞,机窗外一片漆黑,飞了约15分钟,从近座舷窗射进一束红光,我急忙拿出相机准备拍日出……,7:20,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刹那间万道光芒映红了座座山峰,壮观极了!”下图示意该航班的部分座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可以提前通过网络选座位,该摄影爱好者最可能选择(     
A.25AB.25KC.28HD.29K
2.当天该摄影爱好者所经历的昼夜长短状况最可能是(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昼渐长夜渐短
2021-03-13更新 | 1468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秦皇岛市北戴河以南至滦河口的海岸沙丘长约40km,沙丘带最宽达4km,沙丘高度在20-40m之间。丰富的沙源、适宜的风动力和广阔的海岸地形是形成和发育海岸沙丘的主要要素。海岸沙丘区向陆侧为潟湖和潟湖沼泽,低湿积水,沉积物较细,风沙覆盖在潟湖沉积之上,在沙丘向海一侧,地势平坦潮差大,退潮后可形成宽广的沙质海滩(海滩宽50-150m,退湖时宽200-600m,坡度小于5°)。滦河全长877公里,流经内蒙古高原和燕山山地,流域面积44900km2,地质学家认为滦河为海岸沙丘提供了丰富的物源。



(1)从风动力角度分析滦河三角洲以南未形成大面积沙丘的原因.
(2)说明滦河流域的物源转变为海岸沙丘的地质作用过程。
(3)从本区风频和风速角度分析沙丘移动范围小的原因。
(4)根据近些年来海岸推移特点推测沙丘移动的方向并简析原因。
2021-02-26更新 | 65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触关系或者叠置状态。沉积岩石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平行并且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地没有发生构造运动。假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整体的地壳升降运动,有过沉积间断或者地面的侵蚀,但是没有发生过褶皱运动。不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不平行并且不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的过程。下图为石榴庵-火石峰地质剖面示意图(不同时代的地层用不同的代号表示。代号后面的下标,是对该时代地层的进一步细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A.石榴庵向斜比火石峰背斜晚B.火石峰向斜比石榴庵背斜早
C.火石峰背斜比火石峰断层晚D.石榴庵背斜比火石峰断层早
2.该区域属于假整合接触的地层是(     
A.白垩系、二叠系B.志留系、泥盆系C.泥盆系、石炭系D.二叠系、石炭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光线在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称为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图甲)。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都与折射引起的光线弯曲有关。某些时候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会看到不远的前方路面上好像有一滩积水,车开过去后却发现路面干燥,没有积水。这些“积水”实际上是由于高速公路上方的空气存在密度差异,使天空向下传输的光线因折射而弯曲,将天空的图像“倒映”在了路面上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成因一致。图乙示意沙漠中海市蜃楼形成过程中光线的折射路径,图8示意沙漠海市蜃楼的形成过程。如图丙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线向下传输时因发生折射而向上弯曲形成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虚像位置往往低于实际物体,这种海市蜃楼叫下蜃景。与此相反,还普遍存在虚像高于实际物体的海市蜃楼,叫做上蜃景。



(1)判断高速公路多现“积水区”的季节,并说明此时高速公路上气温垂直分布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描述沙漠中下蜃景的形成过程。
(3)海面也是海市蜃楼的多发区域,海上海市蜃楼出现时往往伴随着雾气。试分析雾气形成的原因。
2019-06-16更新 | 1490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