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用来分析被观测的目标区域植被覆盖程度的指标值,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科研机构对我国新疆天山和贵州天楼山进行研究,发现天楼山NDVI随坡向变化小,且近年来天楼山NDVI呈明显增加趋势。下图为“天山与天楼山北坡随海拔变化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值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天山800~1000米处NDV1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B.光照C.热量D.水分
2.与天山相比,天楼山NDVI随坡向变化小主要是因为(     
A.人类活动少B.水热状况差异小C.地势起伏大D.土壤矿物质少
3.推测近年来天楼山NDVI呈明显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     
A.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生态恢复B.气候变化,降水量增加
C.人口迁移,土地撂荒D.经济发展,开发力度加大
2021-05-13更新 | 1364次组卷 | 7卷引用:卷0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拔高卷(广东新高考专用)

2 . 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A.湖中有泄水暗河B.降水量远超蒸发量
C.气温低,蒸发弱D.多冰雪融水汇入
2.I时期,湖区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湿热B.冷干C.冷湿D.干热
3.研究发现,III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显著下降B.农业引湖灌溉
C.径流汇入增加D.入湖泥沙减少
2021-03-03更新 | 171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土壤性状B.地貌条件C.光照强度D.文化传统
3.窑洞院落中少见造景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B.风大沙多C.干旱少雨D.日温差大
2021-01-25更新 | 171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 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 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漠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漠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 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 种 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的界线,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 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5 .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乡资金、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不断流动和集聚,城乡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并出现新的特征。H因煤而兴、缘煤而建,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现已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H市经济由·矿。乡相对独立发展逐步转变为··乡融合发展,其城乡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H市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H市城乡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2.③阶段时,H市(     
A.城乡土地利用较为粗放B.区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C.煤炭产业占据主导地位D.城乡之间经济联系较少
3.该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条件是(     
①人口规模变大②产业结构调整③煤炭需求扩大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冷湖效应”是指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聚集,并伴有严重逆温的现象。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种植的柑橘经常遭受冻害。图a为2017年1月江南某地地形图,图b为2017年1月该地山谷在微风晴夜条件下,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适宜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为(     
A.坡中部B.坡底部C.阴坡坡底部D.阳坡坡顶部
2.柑橘遭受冻害的临界温度是-9℃。图中,若按“冷湖效应”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80米B.40米C.25米D.10米
3.深秋的清晨,图中A地比B地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水汽足B.气温较低,降雪丰富,水分足
C.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汽足D.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恩施大峡谷拥有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已开放的云龙地缝景区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右岸为1.8-2.3亿年前形成的三叠纪地层,左岸是2.5-2.8亿年前形成的二叠纪地层。下图为云龙地缝景区图。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云龙地缝的形成过程。
2023-01-10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曲流又称河曲,是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图1为某河流下游地区的曲流。在山地的深邃峡谷中也会形成宛转的曲流,地质学家称这种曲流峡谷为“曲峡”。太行山是我国曲峡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经考察发现,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形成高大山地。图2为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


材料二:位于沁河第一湾曲峡附近的寨后村,建村历史悠久,土质、水质条件好。图3为沁河第一湾及寨后村分布图。



(1)推测河流中下游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2)推测太行山区中的曲峡的形成过程。
(3)分析寨后村选址曲峡凸岸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也称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比例合理的贝藻混养体系中,养殖生物以不投饵、低营养级的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为主,其中滤食性贝类主要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微生物等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大型藻类(包括图中海带)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可以在微食物环作用下,进入食物网或形成惰性有机碳(RDOC)而长期驻留在海水中。图示意我国某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养殖系统。该海洋牧场使用的人工上升流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给能量,通过注入压缩空气将深(底)层海水提升到表层的人工海水上升流系统。研究表明,在大型海藻高密度养殖区,养殖密度过大会造成海藻生长变慢甚至大量死亡,通常利用人工上升流系统改善海藻生长条件。



(1)说明在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固碳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分析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
(3)分析人工上升流系统促进海藻生长的原理。
2023-07-23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考模拟预测联考地理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综合题 | 困难(0.15) |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合断层崖由麓原面与后退的断层崖构成,五台山北麓发育多级麓原面,且每一级麓原面与同一级河流阶地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下图示意一级麓原面与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五台山北麓某地分布有四级阶地(T1T2T3T4),其中阶地T1形成于冰期,阶地T2形成于间冰期。

   

(1)列举麓原面与河流阶地共生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简述其表现。
(2)说明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同一级麓原面和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与河流阶地T1相比,阶地T2的坡度更大,试分析其原因。
2023-10-07更新 | 54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押题卷(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