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只考虑: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
   
①先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纬度,然后在左侧画出北半球三圈环流____
②在图中相应位置写出气压带、风带名称____;并用箭头表示风带风向____
2023-10-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3.2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1-2课时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根据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下列任务。
(1)在图上按如下步骤完成白天海陆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①标出海洋和陆地温度的高低;
②根据海陆温度的高低,画出海洋与海洋上空、陆地与陆地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方向;
③根据气流垂直运动的方向标出海洋、陆地表面气压的高低,再标出海洋、陆地上空气压的高低;
④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完成热力环流模式图。
(2)在图上按1的步骤完成夜晚海陆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3)分析夏季大气热力环流对滨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暖锋是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特有的一种由北向南的逆行暖锋天气过程。它往往发生在寒潮过境2天之后,受来自鄂霍次克海气团的影响极大。下图为某年1月23日某次倒暖锋过境时近地面气压形势图。

       

(1)画出倒暖锋的剖面示意图(标出冷暖气团、气流运动方向)。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倒暖锋的形成过程。
(3)描述1月22-23日甲地的天气变化。
2023-05-31更新 | 88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上海(121°E,31°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内开展了地球运动相关学习活动。小组成员测量并记录了某日某时段学校旗杆影子的朝向和长度(图1),其中OA和OB影子长度相同。图2示意学校教学楼和旗杆的相对位置。



(1)当旗杆的影子为OE时,教室里时钟的时间显示为_____________
(2)列举该地理兴趣小组计算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需要的数据。
(3)从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0E的长度有何变化规律?
(4)小组成员记录了某时段连续四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此时可能是(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06:05:13

17:04:43

06:06:01

17:03:53

06:06:49

17:03:03

06:07:38

17:02:15

A.2月B.4月C.8月D.10月

今天(4月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0°N附近。


(5)下图中画出以上海为观测中心的今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作图要求:①注明日出、正午、日落太阳的方位②用箭头画出太阳的视运动方向③标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6)该兴趣小组在夜间也进行了天文观测。某晚某同学于20时看到织女星位于头顶正上方。该同学于次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察到织女星位于头顶正上方,此时北京时间为(     
A.19时48分12秒B.20时3分56秒
C.19时56分4秒D.19时52分8秒
(7)小组成员还想探究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方向的影响,组员们计划在水池中放满水,然后拉开排水口观察漩涡方向。小组成员们推测在理想状态下,漩涡中的水流方向为(     
A.B.
C.D.
(8)经过实践,组员们发现漩涡实验的实际结果并不理想,漩涡方向似乎并不固定,请推测其原因。
5 .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水、热交换。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水温存在差异(下图),导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太气、海洋在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环流,进而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气候。

(1)用箭头画出图中大气、海水环流方向,用图例 标出云雨区,写出海水的性质(冷、暖)。

(2)若该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水温差异加大,推测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2022-03-18更新 | 4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龙岩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在④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________
(3)下表北京地区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读表可推断这三天地球运行在图中________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
________(方向)移动。其间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范围________(扩大、缩小)。
日期
日出时间7:057:077:08
日落时间16:5516:5416:53
(4)在②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并标出黄赤交角。
(5)c时段,地球公转速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2021-10-09更新 | 56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平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7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所写的《风》,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运动及其所受到的作用力示意图。

考点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1)(易)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B.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C.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D.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中)“过江千尺浪”浪的大小与风力的大小息息相关,风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对应图中____(填序号)。在近地面,还会受到地面物体____的影响,对应图中____(填序号)。“入竹万杆斜”竹子的倾斜方向与风向有关,风向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对应图中的____(填序号)。
考点2.近地面风与高空风向的判断
(3)(易)图中箭头a表示(     
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

考点3.风向绘制
(4)(难)在北半球某地聚落2023年11月8日和11月9日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画出此时的风向。

考点4.风压定律
(5)(难)据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运动及其所受到的作用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其方向是____
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背风而立,高压在____
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背风而立,高压在____
考点5.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6)(难)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运动及其所受到的作用力示意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
2024-02-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8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实习。下图是“他们观察后绘制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实线”—”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____。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较缓慢,是因为中游段坡度____
(2)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沿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I处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
(3)该小组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观察四周时,上述两位同学能否都被看到?____(能/不能)
9 . 地表形态探索之旅

地理学习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将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此帮助学习者感悟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我校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实验设计与过程:
(1)首先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要求实验材料的受力形变过程应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除已经准备的竹片外,也可以用__________替代。
(2)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
   
知识运用:
(3)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地质作用力)作用的结果。
(4)【判断】根据实验感悟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地貌形态断定地质构造:山地就是背斜,谷地就是向斜。(     )
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的,如科考队员在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
(5)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
C.海沟由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
D.世界上的地震、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生长边界
(6)兴趣小组成员结合板块运动知识绘制了部分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冰岛、乙——安第斯山脉
B.甲——台湾岛、乙——喜马拉雅山脉
C.甲——新西兰北岛、乙——乞力马扎罗山
D.甲——斯里兰卡岛、乙——海岸山脉
(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附近可修建水库
B.钟乳石处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8)如图中,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________(填编号),判断理由是____

野外实习考察是学生认识自然,深化已学知识,提高学科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组成员在我国野外实践考察中绘制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


   
(9)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__”形。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在我国该地貌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形区)。
(10)【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风力、流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侵蚀的现象。(     )
②形成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峁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影响很大。


(11)有关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泊稳条件好,适合修建港口码头
B.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工程建设难题包括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所以林木更茂盛
D.坡度超过25°的山地适合发展梯田农业

人类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和塑造着地表形态。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诱发地质灾害。


(12)如图为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3)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14)为减少当地泥石流危害,A地区可采取哪些工程措施防灾减灾。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徐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进行访问交流,图1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1). 此次飞行时长为____,飞行方向大致是____。
(2). 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____。
(3). 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其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

在图2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4). A点的经度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____方向。
(5). 在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画出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描述此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____。
2021-08-04更新 | 1103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桐城市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