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2 .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l949~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曲线可能表示自然增长率
B.Ⅱ曲线可能表示出生率
C.Ⅲ曲线可能表示死亡率
D.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2.导致该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自然环境 ②生育政策 ③经济发展 ④宗教信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 . 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
(3)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该地区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
4 . 通勤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正在建设的合肥经济圈实施公交化发展策略,规划至2020年建成1小时通勤圈。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完成下列各题。

1.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城市级别高B.城市规模大
C.服务范围大D.服务种类少
2.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B.交通用地减少
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D.耕地比重增加
3.1小时通勤圈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水运B.公路、铁路
C.航空、公路D.水运、航空
2019-01-30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厦门高一下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5 . 读“三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箭头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作用,②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作用。
(3)图中数字④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从岩浆到形成________,又到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即是________的过程。
6 .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B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3)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①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      工业和        工业②构建以______、广州、深圳为核心的           城市群;③加强           等对策。
(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怎样的困境?
2018-06-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大气保温作用
2.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长波辐射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3.图中数字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当地面辐射最强时
A.太阳辐射最强B.地面温度最高
C.大气温度最高D.大气逆辐射最强
2018-06-1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长江补给洞庭湖的时段是(  )
①甲之前 ②甲到丙 ③丙到丁 ④丁到戊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洞庭湖水位下降的时段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戊
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
A.高峰值减小B.高峰值增大
C.总量变大D.高峰值提前
2017-11-12更新 | 847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六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地理试题
9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1.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B.bC.cD.d
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B.b—土壤
C.c—生物D.d—供给养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