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2-13高一下·广东汕头·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是每隔五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按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表示的是(   
A.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B.15~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2.人口负担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2020-03-19更新 | 16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地理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试题
2 .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15-64岁)比重及年增长变化预测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  (  )
A.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最少
C.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D.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   )
①吸引外移民迁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务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9-04-28更新 | 5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地理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2010—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4 . 下图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
A.40B.2000
C.200D.2340
2.根据图示信息的推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人口压力不大
B.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期不懈
C.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人口老龄化
D.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
3.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C.人口数量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必然的
D.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2018-03-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地理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试题

5 .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我国某地区迁移人口曲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该时段内
①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②人口迁移率最高的时段约为1985-1990年
③早期人口迁移的原因与经济因素有关
④增加了人口性别比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该地区图示时段内净人口迁移率最低的时间约是
A.1995年、2010年
B.1990年、2000年
C.1985年、2015年
D.2005年、2010年
6 . 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二: 图甲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乙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1)图甲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概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