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蚀地貌主要有刃脊、角峰和冰斗三种。冰斗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冰斗是三面峭壁的圈椅状洼地,在下方有一短小的冰川舌流出,成为冰川谷的源头,如图所示。在气候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期当地的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高度基本相当。图中I、Ⅱ、Ⅲ冰斗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成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

(1)简述雪线附近冰斗的发育过程。
(2)判断该山区I、Ⅱ、Ⅲ冰斗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并分析其理由。
2024-05-10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183912月,在英国某海岸发生了一次异乎寻常的“山崩”。“山崩”前,沿着海岸分布的山丘顶部盖着一层石灰岩,有许多泉水从厚30多米的砂岩地层里面出露地表“山崩”导致悬崖向海移动了约15米,同时在悬崖前面形成了一排平行于海岸、长约1.6千米、高约12米的新海礁。图示意“山崩”后的地质剖面。

(1)简述该海岸本次“山崩”发生的条件。
(2)分析新海礁的形成过程。
(3)推测新海礁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1-22更新 | 82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东沙尘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2000—2019年都表现为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年代际趋势转变,中东沙尘趋势的转变很可能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率有关。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



(1)分析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的过程。
(2)有人认为中东局部灌溉面积的变化对沙尘活动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2-03更新 | 46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福建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4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浙江省海岸线图和海岸地貌示意图。

(1)图中浙江省A处为泥质海岸、B处为基岩海岸,其中形成A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形成B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
(2)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原因。
(3)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柱的形成过程。
2023-03-19更新 | 4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伦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巴伦支海已经成为全球海区升温速度最快的区域。海冰覆盖区的海洋热量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于其对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显著的冷却效果,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的冷却器”。在这一过程中,海洋主要通过潜热(包括水体蒸发、凝结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将大量热能传输至大气。如图示意巴伦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盖区域。

(1)说出影响巴伦支海海洋热量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因素。
(2)从海一气热量交换的角度,说明巴伦支海成为北冰洋“冷却机”的理由。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巴伦支海长期冰区海洋热量释放增强的原因。
2024-03-05更新 | 783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7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祁连山南坡年均降水量300~400mm,作物生长季与降水季同期,适宜青稞、燕麦和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耕作层厚度多为20cm。图为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农田土壤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耕作层土壤肥力最高的海拔高度是(     
A.2800mB.2900mC.3000mD.3100m
2.与海拔≤3000m的分布趋势不同,海拔3100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首要因素是(     
A.光照不足B.气候干冷C.风力强劲D.冻土深厚
3.下列农业技术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是(     
A.开荒深耕B.增加载畜量C.焚烧秸秆D.农田免耕
2024-04-13更新 | 47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兹瓦纳北部,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盆地中部地势低洼,研究表明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为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图。

(1)推测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沙源。
(2)指出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位置,并作出合理解释。
(3)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024-03-02更新 | 616次组卷 | 6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9 . 研究人员在海南岛东侧大陆架水下38米处放置了传感器,检测底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变化,记录了由7月1日至7月31日的数据,不考虑天文潮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开头高的为海水温度,低的为海平面高度,作图趋势更为准确)

1.7月10日至7月13日时,海南岛东部海域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2.7月18日至7月20日时,海南岛东部海域(       
A.气压增大B.海水流动减缓C.风力加强D.蒸发减弱
7日内更新 | 5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6-7题原题及变式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产业集聚是制造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比例已上升至近85%,集聚多发生在0—50km的短距离范围。下图为某年不同企业规模行业集聚强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不同企业规模行业集聚强度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企业在0—25km集聚强度特别高,受空间尺度影响大
B.大企业在50—200km集聚强度较高,受空间尺度影响小
C.小企业集聚发生范围比大企业要小,受空间尺度影响大
D.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空间集聚趋势相同,受空间尺度影响小
2.下列有关产业集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建设成本,降低内部交易费用B.细化内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C.快速获取本行业所需的各类信息D.加剧竞争,遏制企业内部创新驱动
3.从长远看,北京市最可能发生图示集聚现象的产业是(     
A.钢铁制造B.石油化工C.仪器制造D.医药研发
2023-10-15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4-5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