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性质明显不同的两类水体交汇易形成海洋锋。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交界处的北欧海存在海洋锋现象,在夏秋季尤为明显。每年冬季,由于冰岛低气压等多种原因,北欧海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进而影响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图为北欧海的海水运动示意图。


   
(1)在图中65°N~75°N、0°经线以西的范围内,用实线画出海洋锋的位置。
(2)与甲类海水相比,指出夏秋季乙类海水性质的特点,并分别简述成因。
(3)说明北欧海海洋锋对周边渔民捕捞作业的影响。
(4)结合海气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解释冬季北欧海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的原因。
2023-05-31更新 | 682次组卷 | 5卷引用:4.2 洋流(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南岛西南部的峡湾区,峰峦叠起,崖壁幽深,峡湾内多巨大的瀑布。在这原生态的次南极海域孕育出的岩龙虾,肉质细嫩,口味鲜甜。捕捞的岩龙虾通常用直升飞机从渔船的甲板上接运并飞越峡湾区的崇山峻岭,抵达距海岸线最近的蒂阿瑙镇,置于海水池暂养后再运往基督城包装出口。新西兰政府对野生龙虾的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定量捕捞。中国是新西兰鲜活龙虾最大的出口市场。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原本为出售给中国而捕获的岩龙虾由于大批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已经低至每公斤人民币200元~300元。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地形及岩龙虾产地示意图。



解释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地貌的成因。
2023-07-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分层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地沿东西方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中解释合理的是(     
A.图中甲山地的成因是火山喷发
B.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
C.通常乙处构造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D.丙处由于内力作用,岩层挤压隆起成山
2.若在图示地区进行工程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乙顶部容易受到侵蚀作用,隧道不宜修建乙下方
B.工程建设尽量避开甲区域,以免诱发地震、滑坡等
C.图示山区普通公路建设为降低坡度,提高安全性,需要尽量与等高线垂直
D.若要在图中建设石油钻井,最好在丙处
2023-07-12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2 地表形态的变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最强寒潮来袭,全国多地大幅降温。11月30日,辽宁大连海域现“海浩”奇观(如左图),周边海面上如同“开锅了”,雾气缭绕,蒸汽升腾,仿佛仙境一般。“海浩”,指由于海洋表面和低层大气温差显著增加,水汽迅速凝结成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在海面呈现“水雾”或“冰水混合雾”,甚至“冰雾”的特殊现象。右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1)试从天气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大连“海浩”现象的成因。
(2)读右图,说出图中年蒸发量2000mm以上高值区的分布特点,并推测成因。
2023-01-04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4.3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米老种子-胭脂紫米发展农业生产,采用“牛耕+牛粪+牛草+放鱼+放鸭”的“复古牛耕”方式种植,因为整个种植过程以牛为中心,因此获得的紫米取名“有牛米”。“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但单产低,如果价格低则难以维持生产。目前,该县“有牛米”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一批销售商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2020年,该县“有牛米”销售80万斤,收入1160万元。下图示意黎平县某村种植“有牛米”的梯田分布及其梯田景观。



(1)老种子是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除胭脂紫米外,还有人在黎平县收集到200多个老种子品种。分析黎平县老种子品种丰富的原因。
(2)说明采用“复古牛耕”方式生产的好处。
(3)解释“有牛米”舍近求远大量销往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明确提出要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江航运潜能尚未充分发挥。以江海联运为例,长江内河运船吨位一般在1万吨以下,船底平、吃水浅,进海后不够稳定;海船又因为桥梁设计、吃水较深的原因进不了江。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是促进“双循环”的重要动力。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一江两湖”和众多湿地,人口密集,内需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基础等客观因素和政策等主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三省部分产业结构存在趋同问题。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


          
(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中游城市群、上游成渝经济区的主要产业类型,并简述产业转移给转出地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2)简述长江经济带推进江海联运发展的具体措施。
(3)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在“双循环”时期寄予厚望的新增长极,应当如何破局?
2023-08-03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选必2 第三章 区域合作 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7 . 2017年7月27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人们纷纷穿起棉袄御寒,三伏天过出了初冬的感觉;同一天,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湖北省武汉市(30°35′N、114°17′E),酷热难熬,完全处于“烧烤”状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的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减小B.台风过境
C.东部海洋凉爽气流的影响D.较高纬度气流影响
2.下列示意图中的曲线是等压线(单位:百帕)。最能解释武汉市“烧烤”状态成因的是(  )
A.B.
C.D.
3.该日,下列描述符合武汉的有(  )
①晨练的人们迎着东南方的太阳慢步跑着
②由于风大浪高,到长江游泳消暑的市民骤减
③手机时间显示12点时,室外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方
④白昼时间比黑河短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 天象是天体到了某个特定位置或状态而造成的特殊现象。一些特定天象的观测活动成为业余天文爱好者们的乐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1月8日,全国多地夜空上演“金星伴月”的天象,即两个天体看上去较为接近的现象。在各种“伴月”现象中,由于金星较明亮,观赏效果较好。如图是上海吴淞中学学生拍摄到的“金星伴月”照片。


材料二   2020年6月21日,我国西藏至台湾一带地区可观测日环食现象。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如图为日环食示意图。

材料三   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如图为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以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1)“金星伴月”包含的天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众多“伴月”天体相比,此时金星较明亮的原因之一是(     
A.体积最大B.质量最大C.距离太阳较近D.距离地球较近
(3)日环食发生时,肉眼可见的太阳边缘明亮光环是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___
(4)“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_______,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______
(5)下右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填字母和名称)。
(6)下右图中反映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______轨道形状近似________形。
2023-04-28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主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1·沪教版2022)

9 . 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农业创收,华北地区一农民准备建一玻璃温室,他初步设计了如下的草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向______
(2)建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_因素,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该温室生产的西红柿明显不如夏季自然生长的口味好,主要原因是(  )
A.光照不足B.日较差较小
C.热量不足D.年较差较小
(4)运用玻璃温室的原理,解释人们在傍晚制造烟雾防止霜冻的原因。

10 . 某公司对旗下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碳账户”,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个人碳账户平台。用户开通加入公益行动,通过低碳生活赚取绿色能量值,点击开始进行虚拟种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生态伙伴们会为大家在现实世界种下一棵真树,有梭梭、沙柳、樟子松等。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是该公益行动最早种植梭梭树的地区。到目前为止,阿拉善地区的梭梭树已经被领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善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土地盐碱化D.石漠化
2.在阿拉善地区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为(     
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涵养水源D.调节小气候
3.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为(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使用化肥③过度使用农药④深居内陆,降水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