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得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内陆浅海湾,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的产物。该湾底部较平坦,平均水深约100米,海湾中鱼类资源丰富,沿岸沼泽广布。海湾中几乎一年都有冰和浮冰存在,还经常有风暴和浓雾,一年中大约有300个雾日。下图示意哈得孙湾位置及概况。


   
(1)简述哈得孙湾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比较哈得孙湾东北部与西南部水深,并说明原因。
(3)请对哈得孙湾多冰、多雾作出合理的解释。
(4)推测哈得孙湾南部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
2023-08-05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单元 水圈与海-气相互作用(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材料:马达加斯加为非洲岛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适宜耕种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1.2%,实际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9%,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木薯。水稻喜高温,喜水肥,木薯适应性广,耐旱。由于种植和管理粗放、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水稻产量较低,粮食不能自给。近年来,来自我国沿海地区的企业引入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到马达加斯加租地雇人种植水稻获得成功,种植的水稻部分供应当地居民。

材料二   下左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下右图为非洲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并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说明造成两地植被景观差异的原因。
(2)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丙、丁两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上,丙地盛产稻米而丁地大量种植木薯,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角度,简析水稻与木薯种植区空间分布差异。
(4)简述我国企业到马达加斯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并说明这样做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2-05-16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3 . 地表形态探索之旅

地理学习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将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此帮助学习者感悟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我校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实验设计与过程:
(1)首先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要求实验材料的受力形变过程应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除已经准备的竹片外,也可以用__________替代。
(2)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
   
知识运用:
(3)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地质作用力)作用的结果。
(4)【判断】根据实验感悟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地貌形态断定地质构造:山地就是背斜,谷地就是向斜。(     )
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的,如科考队员在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
(5)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
C.海沟由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
D.世界上的地震、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生长边界
(6)兴趣小组成员结合板块运动知识绘制了部分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冰岛、乙——安第斯山脉
B.甲——台湾岛、乙——喜马拉雅山脉
C.甲——新西兰北岛、乙——乞力马扎罗山
D.甲——斯里兰卡岛、乙——海岸山脉
(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附近可修建水库
B.钟乳石处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8)如图中,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________(填编号),判断理由是____

野外实习考察是学生认识自然,深化已学知识,提高学科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组成员在我国野外实践考察中绘制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


   
(9)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__”形。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在我国该地貌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形区)。
(10)【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风力、流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侵蚀的现象。(     )
②形成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峁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影响很大。


(11)有关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泊稳条件好,适合修建港口码头
B.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工程建设难题包括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所以林木更茂盛
D.坡度超过25°的山地适合发展梯田农业

人类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和塑造着地表形态。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诱发地质灾害。


(12)如图为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3)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14)为减少当地泥石流危害,A地区可采取哪些工程措施防灾减灾。
2023-06-28更新 | 33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示意图”。

留学澳大利亚的小明同学安排了一次愉快的圣诞旅行,沿途欣赏美丽的澳大利亚风光。小明从澳大利亚东部A地出发,借助地面交通,先到B地;然后由东向西游历C地后到达D地;最后从D地乘飞机直达E地。

(1)小明同学从A地到B地的旅途中观察到哪些自然带景观?这些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引起这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小明在C地和D地时分别领略了何种自然带景观?从B到C,再到D,这一路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引起这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3)小明在A地发现其植被分布具有非地带性规律,试分析该规律的成因。
(4)当小明乘飞机直达E地时,感受当地当时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并分析原因。
2022-06-1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西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到河南省驻马店市,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2020年7月15日,该工程启动送电,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项目在青海、甘肃两省建设时,最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自然条件是(     
A.淡水资源短缺B.光照强烈C.扬沙天气较多D.土质疏松
2.借助“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的东风,青海省可充分开发(     
①煤炭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地热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     
A.推动青海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与联合外送B.推动河南及华东地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C.推动青陇秦豫等沿线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D.推动河南大力引进炼铝等动力导向型工业
2021-07-30更新 | 1157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三单元 区域协调合作(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6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密度流也称异重流,是洋流的一种,主要是指由重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的静压力导致的高密度流体向低密度流体下方侵入的现象。即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这就是密度流。

材料二海水密度在表层与深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密度小的海水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上轻下重,使海水成层分布,其上下层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屏障,这叫作密度跃层。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就会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这被称为“海中断崖”。海中断崖对潜艇航行危害巨大。

材料三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分布图。



(1)在上图的短横线上画出箭头表示海水运动的方向。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潜水艇就曾利用该地区的海水运动躲避敌军设在直布罗陀海峡的雷达监测,多次进出地中海,使英法联军的海军遭受巨大的损失。德军潜艇是如何进出地中海的?
(3)根据材料二判断,材料三图中会出现“海中断崖”的海洋是____,“海中断崖”出现于该海洋的哪个深度范围内____
7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
(2)图中D处的地形是____,成因是____;C处的地形是____,成因是____
(3)如果修建地下遂道,应选择在____处,原因是____
(4)图中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构造,利用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构造。
2022-08-03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8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二单元 区域发展过程(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9 .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是海—气相互作用典型案例。左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右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左图中南太平洋东西部(C、D两处)海水温度差异及主要成因。
(2)正常年份,乙地垂直气流状况_______,受其影响,大陆沿岸降水______(填多或少);丙地垂直气流状况是______,受其影响,大陆沿岸降水______(填多或少)。
(3)甲海区盛行_____风;图中90°W附近表层海水随风离岸而去,深层海水出现______运动,形成补偿流;沿岸_______资源丰富。
(4)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太平洋面东、西部水温异常,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增温,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某地降水较往年多,从而引发洪涝灾害。该地区最有可能是______(选择填空)。
A.澳大利亚               B.秘鲁                  C.印度尼西亚               D.埃及
2019-10-14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单元 水圈与海-气相互作用(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富汗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处兴都库什山脉北坡海拔约4900m的维略夫斯基冰川,干流向西北,最后汇入咸海。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雪水、冰川融水,雨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作用不大。该河流泥沙含量在中亚河流中均居于前列,带到咸海里去的泥沙大约为中游附近输沙量的11%。阿姆河流域修建了许多水渠,在一些支流上还修建了一系列的季节性调节水库。乙和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

材料二

   

材料三阿姆河上中下游地区的气候要素图

   

(1)阿姆河流域径流的汛期较长,从3月到10月。结合材料,从气候、河流补给类型、不同河段等方面,分析阿姆河汛期长的原因。
(2)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2023-10-05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单元 水圈与海-气相互作用(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