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的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的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效益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城市1970年、1992年和2012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比较普遍,比较严重,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主城区往往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从空间上看,道路比较狭窄,出现拥堵的路段和路口较多。主城区的高架路和城市周边的环路,成为客货流主干道之后,也出现了拥堵路段,进出这些干道的路口也会成为堵车点。从时间上看,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进出城的时间,都会延长。从交通运输方式来看,各种私家车上路,拥堵现象比较常见。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疏通城市交通,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主城区较窄的道路实行"单行道"制度,车辆只能沿单一方向行驶。设立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使其适合十字路口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拓宽主城区部分道路,增加车辆可通行量。修建高架道路和地下通道,减轻地面交通压力。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城市,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时段进入城市干道。有的城市限制部分车辆上路,有的城市还控制车牌供给。


(1)材料一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____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____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该城市1970-1992年的变化体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____区(功能区)增加,新出现了____区(功能区)1992-2012年该城市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郊区出现了____城、绿化带和高速公路。该城市未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
(2)简述城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从交通相关利益方考虑,对材料三中提到的某一项措施谈其利弊。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4 . 冰川积累与消融决定物质平衡,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是冰川作用区物质能量交换的纽带和引起冰川规模及径流变化的物质基础。阿克苏河属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是天山南坡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下图为阿克苏河流域19572017年冰川区消融和积累年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克苏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判断依据是(     
A.年均消融量小于年均积累量B.年均消融量大于年均积累量
C.年均消融量上升,年均积累量下降D.年均消融量下降,年均积累量上升
2.阿克苏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状况,最可能直接导致当地(     
A.地下径流量增加B.气候变暖加速C.作物生长期延长D.年降水量减少
2024-02-27更新 | 447次组卷 | 6卷引用: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024·全国·模拟预测

5 . 平均最近邻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对象在某区域内不同时期聚集特征变化情况的研究。平均最近邻指数越小,聚集程度越大。有色金属采选行业指进行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的工业类型。改革开放后,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企业主要布局在原料产地和早期国家建设战略部署形成的采选企业附近。下图为1978-2018年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企业用地平均最近邻指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布局较多的是(     
A.河南平顶山B.安徽马鞍山C.新疆克拉玛依D.江西赣州
2.1978-2018年,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企业用地在空间上的表现是(     
A.聚集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B.1978-1988年聚集程度较高
C.2008-2018年聚集趋势变缓D.1998-2006年聚集程度降低
3.改革开放后,对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布局影响较小的因素有(     
①区域资源禀赋②产业发展基础③交通条件改善④市场规模扩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1-05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2.1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6 . 【合作探究】辨析人为累积碳排放与全球变暖幅度的关系

材料1: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积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粉色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187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



(1)说明全球升温幅度随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2)如果未来温度比1870年升高2℃,与之对应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是多少?
(3)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的数量?
7 .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新特点
(1)形成大城市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进一步扩展。在一些城市密集地区,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使城市与城市间的分界日渐模糊,城市在地域上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____,例如美国东北部____、日本____、欧洲____等。
(2)重视城镇创新和城镇质量改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____ ”“紧凑型城市”,并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____ ”等新理念。
2023-10-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3 城镇化 第2课时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据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填空。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_______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_______
①我国耕地质量总体_______
②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耕地质量的总体水平呈_______趋势。
③隐藏着优质耕地______________耕地增加而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问题。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_______资源配置欠佳。
①集中分布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以东的地区。
②水土资源配置状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4/5,耕地不到全国耕地总量的2/5,水田面积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0%以上;而北方水资源、耕地资源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和3/5,耕地以_______为主,水热条件较差,大部分依赖_______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_______、质量_______,开发利用难度大。
①耕地后备资源的主要分布区:_______地区及黑龙江省。
②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______________
2023-10-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导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9 .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____ 不足。

A. 绝对数量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35亿公顷,居世界第四位。

B.相对数量小:我国耕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4%,占比低于许多国家;我国人均耕地1.47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排在世界120位以后。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A.先天不足:2015年,我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级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耕地质量最差),质量总体偏低。

B.污染加剧: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____ ”等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日趋凸显,尤其是土壞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耕地质量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C.耕地占补失衡:耕地占补中存在“占优补差,补不抵占”现象,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问题。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A.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分布相对集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____ 的地区,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耕地。

B.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南方

北方

分界线

昆仑山一祁连山一____ 一淮河

水资源

占全国总量的4/5

占全国总量的1/5

耕地资源

不到全国总量的2/5

占全国总量的3/5

耕地类型

及问题

____ 为主,土地资源偏____ ,水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以旱地为____ ,水热条件较____ ,大部分依赖灌溉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A.数量少且分布不均:2013年,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仅8029.15万亩,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及黑龙江省。

B.质量差:经过长期的土地开发,剩余耕地后备资源多为质量差的土地。

C.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后备资源多位于生态脆弱地区,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倘若处置不当,往往会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明显减少,加大了开发的难度。

2024-03-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0 . 读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有时上升,有时下降B.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
C.1975—1985年期间下降D.3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1℃
2.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煤炭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