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水、热交换。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水温存在差异(图),导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气、海洋在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环流,进而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气候。


材料二:台风经过的海域伴随着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在开阔海域,台风过境通常会使海表水温降低。某年8月27~28日,台风“布拉万”经过木浦海域(位于朝鲜半岛西侧,通常夏季盛行上升流)时,导致海表水温异常升高。


图左示意某年8月28日18时台风"布拉万"经过木浦海域时的风场分布。图右为2022年10月太平洋海表水温距平(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布(单位:℃)。


(1)用箭头画出图中大气、海水环流方向,用图例标出云雨区。

(2)台风经过洋面时,通常会使海表水温降低,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风力强劲,加剧海水的垂向扰动,深层冷水上泛____
(2)海水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增加,云层变厚,削弱太阳辐射____
(3)台风“布拉万”导致木浦沿岸海域海表水温异常升高,下列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多选)
A.沿岸海域盛行向岸风B.沿岸暖流增强
C.受陆地阻挡使暖水堆积D.涌升流减弱
(4)2022年10月此时出现的是____(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判断理由是____
(5)说明右图中甲、乙两处海域表层水温异常对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
2 .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某中学研学小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长江流域开展了“云端”研学。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全长6300余千米,自西向东横跨多个地形区。“长江第一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河流下切侵蚀强烈。云贵高原也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指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

(1)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这里还是一片茫茫大海。今天在青藏高原上仍可以看到该时期之前的_____(选择:A笔石;B恐龙;C鲸)等海洋生物的化石。青藏高原形成于_____代(填地质年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2)请根据图1中的信息,用“→”在图中标出长江的流向。
(3)简析图1所处的长江河段下切侵蚀强烈的原因。
(4)研学小组学生绘制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示意图。据图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5)研学小组经过研究发现,长江荆江河段之所以形成典型的曲流景观,是因为长江流出三峡后,地势变得_____,流速_____,河流的_____,作用增强,河流不断侵蚀河岸、拓宽河床,从而使河道发生弯曲。受此河流地貌形态影响,这里也成为_____灾害的多发区,当地防灾减灾的压力较大。
(6)图3是形成于长江入海口处的河口三角洲地貌,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征。
2024-03-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德国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材料二:葡萄适合生长在南北纬38—53度的地区,喜光怕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阿尔河流域是全球葡萄种植的最北区域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位于该流域的德尔瑙镇,人口约2千人,是此次洪水的重灾区。

(1)此次德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____河的支流沿岸。
(2)阿尔河沿岸的德尔瑙镇主要建于河流的(     
①凹岸②凸岸③河床④阶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2所示的德尔瑙镇受灾照片,是图3中所标示的甲、乙、丙、丁中的____处拍摄的。据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位于南坡,____(A.光热B.水分)条件较好。葡萄种植区土壤以砂土为主,其特点是____(A.蓄水能力强B.通气性好),适宜葡萄生长。
(4)影响德尔瑙镇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B.土地C.市场D.劳动力

(5)除了洪涝灾害,强降雨在德尔瑙镇及周边区域还可能诱发(     
①咸潮②滑坡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图4是德国洪涝发生期间的等压线图。请在图中用“H”标出1个高气压中心,用“L”标出2个低气压中心,并用箭头绘制P点的风向。

(7)德尔瑙镇葡萄种植区受持续降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结合图2说明原因。
2023-11-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B)

4 . 天气异常常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德国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材料二:葡萄适合生长在南北纬38~53度的地区,喜光怕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阿尔河流域是全球葡萄种植的最北区域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位于该流域的德尔瑙镇,人口约2千人,是此次洪水的重灾区。


(1)此次德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____河的支流沿岸。
(2)阿尔河沿岸的德尔瑙镇主要建于河流的(     )(单项选择)
①凹岸②凸岸③河床④阶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2所示的德尔瑙镇受灾照片,是图3中所标示的甲、乙、丙、丁中的____处拍摄的。据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位于____(选择:A.南B.北)坡,____(选择:A.光热B.水分)条件较好。葡萄种植区土壤以砂土为主,其特点是____(选择:A.蓄水能力强B.通气性好),适宜葡萄生长。
(4)影响德尔瑙镇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单项选择)
A.原料B.土地C.市场D.劳动力
(5)除了洪涝灾害,强降雨在德尔瑙镇及周边区域还可能诱发(     )(单项选择)
①咸潮②滑坡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下图是德国洪涝发生期间的等压线图。请在图中用“H”标出1个高气压中心,用“L”标出2个低气压中心,并用箭头绘制P点的风向。应急管理部门在洪涝发生期特别关注天气形势的发展,分析下图中的相关信息与发生洪涝之间的关联。

(7)德尔瑙镇葡萄种植区受持续降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结合图2说明原因。
(8)如果将受灾区德尔瑙镇整体搬迁到A地区进行重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5 . 地表形态探索之旅

地理学习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将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此帮助学习者感悟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我校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实验设计与过程:
(1)首先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要求实验材料的受力形变过程应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除已经准备的竹片外,也可以用__________替代。
(2)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
   
知识运用:
(3)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地质作用力)作用的结果。
(4)【判断】根据实验感悟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地貌形态断定地质构造:山地就是背斜,谷地就是向斜。(     )
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的,如科考队员在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
(5)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
C.海沟由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
D.世界上的地震、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生长边界
(6)兴趣小组成员结合板块运动知识绘制了部分板块边界示意图(下图)。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冰岛、乙——安第斯山脉
B.甲——台湾岛、乙——喜马拉雅山脉
C.甲——新西兰北岛、乙——乞力马扎罗山
D.甲——斯里兰卡岛、乙——海岸山脉
(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附近可修建水库
B.钟乳石处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8)如图中,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________(填编号),判断理由是____

野外实习考察是学生认识自然,深化已学知识,提高学科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组成员在我国野外实践考察中绘制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


   
(9)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__”形。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在我国该地貌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形区)。
(10)【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风力、流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侵蚀的现象。(     )
②形成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峁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影响很大。


(11)有关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泊稳条件好,适合修建港口码头
B.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工程建设难题包括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所以林木更茂盛
D.坡度超过25°的山地适合发展梯田农业

人类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和塑造着地表形态。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诱发地质灾害。


(12)如图为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3)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14)为减少当地泥石流危害,A地区可采取哪些工程措施防灾减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