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90 道试题
1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活动示意图”(图2)及活动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影长太阳高度角备注
9月5日178cm56.8°标杆长度为165cm,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16
9月7日184cm56°
9月10日192cm54.8°
9月19日216cm51.6°

(1)图2一天中标杆影长最短的时候,该地地方时为____时,此时太阳所在方向是____方。
(2)同学们观测的时间段内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____,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图1中________之间(填数字序号)。
(3)图1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
(4)图1中地球运行到①位置的日期是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现象。
2024-04-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____形成的;图甲中,a处空气____(填“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填“高于”或“低于”)B地;①②③④地气压最高的是____。AB两点相比,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气温日较差小的是____
(2)分析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还是夜晚,并简述其出现的原因。
(3)若甲图为城市风环流图,请分析城市热岛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有效建议。
2024-04-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供暖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下图所示太阳能供暖系统(太阳能、燃气互补)是对太阳能的新型利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给室内供暖,通常该系统还包括燃气壁挂炉。

材料二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色泽鲜艳、口感极佳,被誉为“水果皇后”。冰糖心苹果糖度高达8度,比一般苹果高6度。果核部分糖分堆积,呈透明状,形成了独有的冰糖心。

   

(1)在植被稀少和煤炭资源严重匮乏的南疆地区,当地居民日常炊事和冬季取暖常年以薪柴为燃料。近些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太阳能供暖技术在南疆地区逐渐得到推广。简述太阳能供暖技术能够在南疆地区推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相关知识,分析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成为新疆“水果皇后”的主要原因。
2024-04-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某山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呈红色、酸性、质地黏重、腐殖质含量少,代表性森林植被与热带雨林有明显区别。下左图为该地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右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示意图。



(1)左图中甲为_____,右图中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为_____
(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腐殖质含量少的原因。
(3)说明该山麓(山脚)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并描述植被特征。
(4)针对该地土壤特点,请给出改良土壤的建议。
2024-03-22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张同学利用连续曝光拍摄到上海金融中心顶部的星轨(下左图),照片中金星、木星的轨道清晰可见,下右图为同一天小明在西藏拍摄到的星轨照片。



(1)指出木星、金星等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具有的特征。
(2)与上海相比,同一天在西藏拍摄星轨的小明感觉温度更低,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3)你认为上海与西藏两者中更适合长期进行星轨拍摄的地点是哪一个,并简述理由。
2024-03-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对象校园土壤状况

调查背景某学校被评为全省园林绿化示范单位,学校宣传中介绍:校园环境优美,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实际上校园的主要绿化区,绿植的长势并不喜人。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绿化区土壤状况有关。下图为学校主要绿化区景观图。


   

调查结果

①绿化区土壤取样时发现土层较薄,土壤质地较硬。

②学校于2012年建成,主要绿化区曾为建筑垃圾填埋区。

③主要绿化区位于教学楼后落水管排水区,坡度较大。

④园林工人对绿植采用大水冲灌的灌溉方式,并定期对枯枝落叶进行清理,

调查分析


(1)指出影响该校园绿化区土层厚度的主要因素。
(2)说明绿化区土壤肥力特点,并分析原因。
(3)请为学校的土壤改良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4-03-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分别示意世界部分洋流分布和不同纬度(赤道海域、副热带海域、高纬度海域)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



(1)分别说出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2)丙地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是右图①、②、③三条曲线中的____,说出其密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____
(3)对甲、乙、丙、丁四处的盐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说明丁处盐度的成因。
(4)说出戊处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2024-03-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
(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春市被誉为“林都”、“天然氧吧”、“红松故乡”,林区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早年伊春沿溪修建森林铁路。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废弃。2008年伊春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底宣布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当地的工资、医疗费拖欠现象一度十分严重。左图为伊春市地理位置图,右图为2010~2020年伊春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

(1)简述2010年以来伊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2)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围绕一、二、三产业说明伊春市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10 . 图是小明去我国西北某地旅行时拍摄的两幅景观。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别写出图中甲、乙地貌的名称。
(2)从景观特征和成因两方面,为甲地貌写一段简短的介绍词。
(3)滑沙是乘坐滑沙板从沙山顶部自然下滑的一项娱乐活动。图中乙地貌A坡规划了滑沙活动区域。请说明A坡适合滑沙的原因。
(4)从气候角度,说明甲、乙两地貌多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