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2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过程,图中排序依次是(     
A.a-d-b-cB.a-c-d-bC.d-b-c-aD.c-d-b-a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地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冻土、冰川广布。阿里冰川一般情况下极为稳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仅冻土区冻融活动加剧,而且与底部基岩冻结千年的大陆性冰川也开始变得不稳定。2016年7月,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了一次超强的“冰崩”,巨大的冰体在海拔5800米处与基岩断开,从前方狭窄的V形谷冲出,掉落至海拔5000米以下的山麓,形成“冰崩扇”。“冰崩”发生时,给当地牧民带来较大的损失,“冰崩扇”前方的碎冰冲进阿鲁错,掀起10米高的“湖啸”。图示意青藏地区阿鲁错及阿里地理位置图,图为日土县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



(1)分析阿里地区冰川在一般情况下极为稳定的原因。
(2)结合图文信息材料,分析阿里地区“冰崩”的主要成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冰崩扇”的形成过程。
(4)请简述“冰崩”的主要危害。
2022-02-13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酸钙是石灰岩未固结前的形态,呈白色,且碳酸钙越纯,颜色越白。英国多佛尔海峡沿岸因发育大规模洁白的崖壁而闻名。多佛尔白崖的碳酸钙沉积形成于温暖的白垩纪,海洋浮游生物的骨架碎屑演化形成疏松多孔、柔软脆弱的海相沉积碳酸钙,白崖海蚀后退速率快,且白崖表面状况利于光线的多次反射和散射。与一般的石灰岩崖壁相比,多佛尔白崖颜色更加洁白。受制于海陆分布等原因,中国东部有大量硬质石灰岩崖壁,却鲜有洁白崖面。下图示意多佛尔白崖的景观及位置。

(1)说明英国多佛尔白崖的形成过程。
(2)多佛尔白崖较一般石灰岩崖壁更加洁白,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推测中国东部鲜有碳酸钙白崖的原因。
(4)预测英吉利海峡白崖崖壁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4 . 下图为2000-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及用水总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可反映出城市选址多应靠近(     
A.瀑布边缘B.河流两岸C.咸水湖畔D.冰川附近
2.推测2013年后我国城镇用水总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储蓄总量在不断地减少B.城镇人口因迁往农村不断减少
C.农村地区实施了节水灌溉措施D.国家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
3.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可能会导致(     
A.城镇生产—生活用水量基本上逐年增多B.城镇降水量—蓄水量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C.城镇污水生产—处理总量均在逐年减少D.城镇自然—社会水循环的矛盾日益尖锐
2021-09-18更新 | 289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下左图)和输沙量(下右图)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2021-11-18更新 | 1015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Z国家公园发育典型的红层(红色砂砾岩)地貌。三叠纪末期(距今2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北美西海岸火山岛弧链与古落基山脉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型盆地,开始接受陆相沉积。中侏罗纪(距今1.4-2亿年前)期间,北美大陆漂移至副热带地区,造山运动使盆地气候发生变化,形成广袤的沙漠。白垩纪末期(距今6500万年前)北美西部高原抬升,流水沿着岩石节理(断裂)裂隙强烈下切。现今,Z国家地质公园地貌景观整体表现为高原—深切峡谷。图示意Z国家公园位置及N河流北、中、南三段横剖面。



(1)描述Z国家公园红层地貌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
(2)推测中侏罗纪期间干旱气候环境的成因。
(3)分别指出N河流的北、中、南峡谷主要的流水侵蚀作用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4)若当地的地壳和气候条件均保持稳定,而河流持续侵蚀,推测Z国家公园的高原—深切峡谷地貌景观演变趋势。
2021-08-29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8月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 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博斯腾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沿河两岸生长着成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绿色走廊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简要说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整体性原理,简述大西海子水库给塔里木河下游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4-03-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流域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支干流(下图),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西藏粮仓”之美誉,1977年曾创下我国冬小麦亩产985公斤的最高记录。2019年暑假,西藏藏南谷地地理研学团在日喀则,发现日当地农村地区一大怪“牛粪饼是宝墙上晒”(下图)。查阅资料发现:当地农村藏民有捡拾散碎的耕牛粪便与小麦、青稞等干秸秆调和后制作牛粪饼作燃料的传统习俗,牛粪饼在生火做饭、冬季取暖、烧制特色传统美食、婚庆、藏医、祭祀等当地藏民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更承载着人丁兴旺、勤劳富裕、百年好合、吉祥圆满等传统文化的象征。但调查走访发现:近年来,日喀则地区农村藏民们墙上晒的牛粪越来越少,这一传统习俗和文化有逐渐消亡的趋势。



(1)与华北平原相比,日喀则年楚河流域冬小麦单产更高,分析其成因。
(2)分析当地藏民选择牛粪饼充当燃料,并晒上墙这一奇怪传统习俗的原因。
(3)藏民制作牛粪饼传统习俗已延续上千年,而今却正呈逐渐消亡趋势,分析其成因。
(4)评价当地藏民制作牛粪饼日趋减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3-08-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滩砂是由波浪淘洗而成的沉积体,广泛发育于临近湖泊浅水的区域。20198月,某发现计划科考队赴我国青海湖沿MN一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图1),并在丙滩砂挖掘了AB两处剖面(图2)。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青海湖处于构造运动中,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最新监测发现,近年来该地区气候有暖湿化趋势。



(1)描述考察区MN一线的剖面形态特征。
(2)说出甲、乙、丙三处滩砂的物质来源,并推测三处滩坝形成过程中湖平面升降的原因。
(3)若全球变暖使湖平面再度上升到古湖平面②的位置,预测甲、乙、丙三处滩砂规模的变化。
2024-03-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