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下图)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板块挤压而成的;在该盆地内发育的常流河R向东通过垭口(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后气候转暖,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而R河流量却呈减少趋势并逐渐演变成季节性河流;同期,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平均海拔约2100米,年降水量为120--300毫米,沙丘广泛发育。

(1)简析冰川消融期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原因。
(2)说明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的原因。
(3)分析垭口处沙丘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所起的作用
(4)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
2023-04-24更新 | 53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月考(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3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水土流失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D.受副高影响弱
3.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4 . 阅读图文材粹,完成下列要求。

潮沟是一种在潮滩上发育典型的地貌,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坡地冲沟:落潮后,潮坪表面上的水流产生了局部冲刷、逐渐形成潮沟。江苏盐城的滨海湿地上,潮沟上生长的米草改变了潮流的流动特点和滩面物质,从而形成了特殊的米草-潮沟系统。米草生长密集,根茎密集且强劲,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和断落的植株。潮沟也是米草群落建立和扩散的主要动力和重要途径。图1为江苏盐域某自然湿地的区位,图2为该自然湿地1996-2012年的潮沟与米草扩张过程图。



(1)指出1996-2012年该区域的潮沟演变趋势。
(2)试分析在米草-潮沟系统中米草和潮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3)米草的扩张能力极大改变了滩面物质组成。请为抑制米草的过度扩张提供可行性建议。
2021-04-13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郡十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的先锋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水分与下列水循环环节相关性较小的是(     
A.降水B.地表水C.地下水D.水汽输送
2.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
B.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5、30、60 cm
C.强降雨2小时后,5、15、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D.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
2021-04-30更新 | 28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28日,近十年最强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多地,北京、内蒙古、甘肃等多地沙尘泽天蔽日,空气质量接近爆表。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清晰表明,这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沙源地主要在蒙古国,沙尘暴的产生主要受A天气系统影响。

材料二:下左图为2000-2019年我国各月平均沙尘次数分布图:右图为2021年3月28日卫星云图。

(1)根据左图说明我国沙尘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
(2)说出右图中A所代表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画出其在水平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
(3)近20年我国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2021-04-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所在区域的气候、植被关系密切。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黑土分布区,黑土分布区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但黑土有机质含量总体由南向北呈增加趋势。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减少较严重。下图示意东北黑土区分布。

             

(1)描述甲地主要乔木植被的特征。
(2)简述甲地黑土有机质低于乙地的原因。
(3)为缓解东北黑土有机质流失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8 .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

   

1.2016年,浙江省外流人人口中(     
A.迁入人口性别比呈平衡态势
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C.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D.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2.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工程建设B.交通运输
C.家庭婚姻D.产业结构
2023-08-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km,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A.海浪堆积东陡西缓B.海浪堆积东缓西陡
C.风力堆积东陡西缓D.风力堆积东缓西陡
2.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沙丘不受其影响
2024-01-10更新 | 315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温度变化剧烈,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干旱区,也是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下图为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中亚五国荒漠化较严重的自然原因。
(2)与其他三国相比,分析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荒漠化程度较轻的原因。
(3)研究发现2000~2015年中亚五国荒漠化面积有扩张趋势,但增长速度趋缓,请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