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暑假小明随团队到墨西哥研学旅行,主要研究城市和文化,在研学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下图为墨西哥地图及大草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部、气候B.东部、土壤C.北部、河流D.南部、地形
2.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大草帽可以防晒②位于东北信风带,大风天气多,大草帽防风
③气候凉爽,大草帽保温作用强,防寒④雨季降水丰富,大草帽便于避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千米052104208312416520624728
水温/℃14.716.417.418.419.119.120.320.821.2

(1)沿19°S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温度越____,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对沿岸气候有____作用,受其影响,沿岸形成____植被景观。
(2)N海域成为世界盐度最高海域的原因是位于____海区,蒸发量____降水量;周围大陆注入的____少;海域闭塞,与外海海水交换____
(3)人们曾在M处附近的海域救援过84只遭受石油污染的企鹅,试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
2021-10-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央正式宣布将把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按照海南全岛3.5万平方千米的范围来算,将远超1000平方千米左右的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千米的迪拜,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将被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的优势不包括(     
A.国家政策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
C.海南经济发达D.海南岛面积较大
2.“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海南的意义是(     
A.提升国内知名度和美誉度B.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C.推动金融业快速稳定发展D.促进各类资源合理开发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海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一年中东北风盛行,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

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海岸沙丘东南部选择一地进行采样,通过沉积剖面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


(1)据材料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形成大规模海岸沙丘的自然条件。
(2)指出要绘制出上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
(3)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地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8-04更新 | 68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与

5 . 人口流动变化与经济发展速度互为作用。下表表示2005~2011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率(单位:%)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辽宁省1.292.822.131.771.311.061.86
吉林省-1.37-0.21-0.49-0.74-1.17-0.58-1.46
黑龙江省-1.66-0.27-0.23-2.270.98-0.33-3.82
1.2005-2011年东北地区(     
A.各省人口均呈流出状态B.吉林省迁出人口有可能流向辽宁省
C.黑龙江省人口迁向吉林省D.吉林省人口净迁出速度一直在加快
2.吉林省的人口变化对本省的影响是(     
A.促进经济快速发展B.减轻社会保障压力
C.加速地区人口老龄化D.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3.黑龙江省为应对人口的变化趋势,应该(     
A.限制人口流动B.放开国际移民政策
C.大力发展现代农业D.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6 . (课题探究性试题)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这些诗篇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理解地理规律、激发学习地理知识兴趣、提高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意义。

课题名称:中国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课题材料一:“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事更悠悠。”(唐)胡玢《庐山桑落洲》

课题材料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课题材料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


(1)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①诗文中“数家新住处”是江心洲,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②诗文中“古岸崩欲尽”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一般形成于河流的________(凸/凹)岸。
(2)阅读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①诗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_________因素对气温影响所致。②诗文中的“巴山夜雨”其实是巴山_________(山地/谷地)多夜雨,此地理现象体现了自然界常见的大气运动形式即热力环流。
(3)阅读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从水循环主要环节理解,诗文“黄河之水天上来”应为________环节;________环节可使“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实现“西归”。
2022-01-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资源D.土壤
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D.交通便利
2021-02-04更新 | 1939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砂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粗砂、卵石等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砂田出产的西瓜较普通裸地个大、多汁、甜度更高。

下左图为“西北干旱地区某地砂田景观图”,下右图示意某年4月末种植作物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名称。
(2)与裸田相比,说出砂田土壤含水量的两项特征。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其安全危害极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孔明灯一般上大下小,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     
①防止大风吹灭烛火②集聚氧气,辅助燃烧③集聚热气,利于上升④设计美观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受海陆风影响,夜晚在海边升起的孔明灯飘飞方向一般是(     
A.垂直上升B.背离海面C.迎向海面D.沿海岸线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高中地理小组同学做了模拟风力作用的实验。实验如下

实验器材:1.2米长方形硬纸箱、一捧沙石和一个吹风机。

实验现象: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

下图示意风力作用实验前后的照片对比

实验前                                试验后

实验后,小明同学继续探究风成地貌,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1)该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到的风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结束后箱内的沙石分布规律。
(3)该实验操作后,发现存在“实验持续的时间短,沙石移动的动态过程不便于观察:室内粉尘较多”等问题,请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
(4)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___________,PQ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米。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当地的主要风向。
2020-04-20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