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广东省徐闻县盛产菠萝,有“菠萝的海”之美誉。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闻所在的雷州半岛以火山丘陵地貌为主,大部分为砖红壤。

材料二:菠萝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目前徐闻菠萝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菠萝约70万吨,产量约占全国的40%。徐闻县菠萝种植集中在7~9月,第二年2~4月上市。“徐闻菠萝”高铁专列已开通,可将菠萝销往北京、上海等市场。近年来,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发展了规模庞大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


   
(1)说明雷州半岛菠萝种植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
(2)分析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优势区位条件。
(3)推测徐闻菠萝上市季节可能遭遇的一种气象灾害,并说明理由。
(4)评价湛江地区发展菠萝加工产业的合理性。
2021-04-09更新 | 544次组卷 | 4卷引用: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

(1)若在雷卡河修建一座水电站,请评价选址的自然条件。

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企业众多,门类齐全。近年来,生产纸浆、板材、家具等产品的品牌企业互动合作,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该国木材加工职业教育发达,在卢布尔雅那、马里博尔等地高校设有木材科学、木制品设计等专业。

(2)列举斯洛文尼亚发展木材加工业的优势。
2021-11-18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3.3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蒙山区位于川黔滇交界处,处在我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上,山高谷深,地势陡峻,高原山地占90%以上,多喀斯特地貌,境内河流纵横,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地带,矿产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该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低,基础设施薄弱,人力素质相对较低,是中国西部最严重的连片贫困地区。

材料二产业结构趋同系数是衡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指标,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小,同构化程度越高,反之,差异性越大。




2005-2011年乌蒙山区三省产业结构趋同系数
年份川-贵川-云贵-云
20050.98470.96670.9955
20060.98040.96570.9977
20070.98490.96680.9961
20080.98070.97770.9977
20090.89630.99150.9259
20100.97260.99220.9918
20110.99450.99990.9930

(1)结合乌蒙山区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优势,你认为当地可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至少2个)
(2)根据乌蒙山区三省产业结构趋同系数表,分析三省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3)读图说明2011年和2001年比较乌蒙山区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并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评价乌蒙山区2009年以后第二产业变化的合理性。
(4)为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乌蒙山区扶贫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1-08-0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培优练习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4 . 湄公河五国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已被定位为中国“一轴两翼”国际产能合作布局中的“主轴”重点合作国家,而中国对外产业转移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下表为湄公河五国2009~2016年对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评价结果,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20090.4470.4040.3510.6490.564
20120.4600.4590.3610.7060.624
20140.4830.4980.4080.7120.639
20160.4460.4550.3630.6330.598

1.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承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最强的是(     
A.越南B.老挝C.泰国D.缅甸
2.湄公河五国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①劳动力多且价廉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空间上与中国相邻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3.湄公河五国承接中国产业转移,可以(     
A.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B.缩短产业升级时间C.加快内部间经济联系D.形成新兴的经济联盟
2021-08-2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产业转移 第2课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

5 . 2020年8月13日,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会宁胡麻油”评价项目启动会在会宁县召开。会宁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南部,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地貌广布。胡麻是油用亚麻的别称,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下图为会宁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胡麻生长习性的推断,正确的是(     
A.喜高温多雨气候
B.需要湿润、肥沃的土壤
C.耐寒、耐旱、耐贫瘠
D.耐高温、耐渍涝、耐盐碱
2.目前会宁胡麻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可能是(     
A.市场需求不旺,市场供大于求
B.胡麻种植收益低,农民缺乏积极性
C.科技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
D.自然灾害频繁,胡麻籽生产效益低
3.促进会宁胡麻产业发展的做法,效果最好的是(     
A.扶持一体化龙头企业,打造会宁品牌B.扩大胡麻种植规模,提高产量
C.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D.大力扶持胡麻油加工企业发展
2021-03-29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3.1农业的区位选择-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下左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下右图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2020-07-11更新 | 12564次组卷 | 80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整合提升
7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

   莱州湾蕴藏着石油资源。原油可选择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


(2)在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中任选其一,评价该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
2020-10-02更新 | 4439次组卷 | 8卷引用:4.3 河流地貌的发育-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必修1)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2020年3月19日,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对外发布称,《青海柴达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材料二   地球上大部分沼泽水是淡水,而干旱区的沼泽多形成盐沼。从地貌类型上看,盐沼属于沼泽性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274mm,蒸发量为1200~3500mm,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湿地群,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人口持续增加,城镇不断扩张,加剧了其脆弱生态环境的变迁。

材料三   下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

(1)说明当地自然条件对干盐湖开发利用的有利影响。
(2)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角度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地理条件。
(3)有专家认为,盐沼是上天赐给柴达木盆地最珍贵的礼物,请说明理由。
2021-08-25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磁 第2课时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9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战略,在消费的一次能源中煤炭长期占七成以上。近些年来严重的雾霾污染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正是利用煤炭和石油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材料二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极大。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储量丰富,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材料三   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可燃冰图片。

(1)南海可燃冰开采作业区可能面临哪些恶劣天气?
(2)评价我国南海可燃冰开发的市场条件。
(3)说明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可燃冰对我国的意义。
2021-08-05更新 | 895次组卷 | 7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整合提升
10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一期间,某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攀登玉峰活动,由A点沿游览步道到达D点,共设计了甲、乙两条线路。请你评价两条线路的利弊。
(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计划在图示区域开发竹排漂流揽胜项目。设计有两套方案,一套是AC段,一套是AB段。如果你来选择,该选择哪套方案,并说明选择理由。
(3)有关部门计划建设一条从丙地沿直线到达D处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附近兴建旅游度假村。请计算索道线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并说明丙地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条件。
2021-08-21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2 地貌的观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