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订了三种方案。
某生态脆弱区三种方案的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农耕地/%

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A

44.1

2.4

12.9

40.5

0.1

B

18.1

11.6

35.8

34.4

0.1

C

10.1

19.6

36.8

33.4

0.1

某生态脆弱区三种方案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比较/%

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A

100

100

57

57

B

64

52

50

88

C

50

40

48

112


(1)根据表格信息,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下图为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图

(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观三大系统的认识。

材料三:

地球上的生命不止有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动物,千姿百态的植物。然而现在我们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动植物越来越少,许多动植物已经消失于地球之上。

春秋初期的管仲,曾在其《管子·地员》中写道:“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北魏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终止《巴黎协定》的所有条款。美国政府单方面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国际社会的共同约定与义务。

(3)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A.a阶段B.b阶段C.c阶段D.无法确定
2.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2024-05-26更新 | 4次组卷 | 17卷引用:2.2 城镇化(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近年来,中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度扩张,导致地价上涨较快,对居民购房、企业选址等带来重要影响,地价过高已成为大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是近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产物,城市地租曲线会随城市次中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多中心和单中心城市地价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单中心相比,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①有效降低城市平均地价     ②有效提升城市低段地价
③显著抑制城市中心地价     ④显著提高农业用地地价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     
A.城市中心集中增加公共设施B.城市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
C.次中心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D.各中心边缘严控占用其他用地
3.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     
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②减少“地王”现象,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③提高次中心工业地价,增强企业竞争力     ④促使城市设施水平和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5-14更新 | 744次组卷 | 18卷引用: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活动:你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观点?
2024-05-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材料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强调以“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组织经济活动,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追求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一般认为,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结合,具有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环节实现的潜力。

(2)除建设污水处理厂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循环利用水资源?

材料三: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 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3)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
2024-05-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从诞生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地关系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发生演变。

在早期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进入农业社会,随着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例如,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一时代,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的人地关系。进入工业社会,人们对人地关系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地关系思想出现交锋。例如,一些人强调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另一些人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使人类可以征服环境,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然而,当人们陶醉在征服自然界的胜利之中时,自然界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协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论”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地关系思想。人们基于人地协调的思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既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人地关系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上述材料反应了人类历史过程中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概括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
2024-05-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有: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努力。
2024-05-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