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5 道试题

1 . 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冲积性河流。近年来,在气候变化、水库调节以及灌溉引水等共同影响下,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了变化,下图示意1960一2015年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60一1964年相比,1965一1973年花园口水文站的平均径流量、含沙量特征为(     
A.丰水丰沙B.丰水少沙C.少水少沙D.少水丰沙
2.如果仅考虑上游水库调节的影响,上题中花园口水文站水沙特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蓄水拦沙   ②滞洪排沙   ③蓄清排浑   ④蓄浑排清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3.推测2000年后黄河下游河段主河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A.变深B.变浅C.不变D.无法确定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区内镍、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蕴藏丰富。号称“有色金属长廊”和“风电走廊”。

材料二 下图为河西走廊及周边简图(下图)



(1)试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交通要道的原因。
(2)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如果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造成哪些生态问题?
(3)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 . 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为(     
A.上面没有水B.距离恒星太远C.温度太高D.不存在大气层
2.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①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循环,塔里木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____循环,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环节(用字母表示)。
(4)如果图示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哪些水循环环节造成影响,并分析原因?
2023-0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图示为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
2021-09-28更新 | 64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33~2034年B.2011~2012年C.2006~2007年D.2087~2088年
2.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B.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D.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022-12-24更新 | 32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海—气相互作用”。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出现异常,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此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2021年10月,中央气象台曾发布消息称我国进入“拉尼娜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B.水分交换减弱,蒸发总量减小
C.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减少D.风力增强,海水运动逐渐加快
2.“拉尼娜状态”下(     
A.智利沿海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B.秘鲁渔场的渔获量有明显减少
C.印度尼西亚容易产生森林火灾D.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
2022-05-18更新 | 63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11-13题及变式题
8 .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A____,B____,C____,G____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填字母)环节。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方法分别是①____,②____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9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环节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F环节代表____
(2)南水北调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该工程主要干预地表水资源的____分布。
(3)从降水的强度和时长、地形等条件分析如何能够促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2022-01-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汽车遮阳板可以减轻正前方或侧前方刺眼的阳光对司机视线的干扰。一般的家用轿车的遮阳板被折叠安装在司机的头顶位置,司机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角度,合理使用遮阳板来保障行车安全。图1为“汽车遮阳板工作图”,图2为“某地(120.5°E,31.3°N)一位地理老师每天驱车上班的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年6月1日5时30分,该地理老师在上班途经某路段时,阳光刚好从街道的正前方射入眼睛,格外刺眼,不得不打开遮阳板。该路段可能位于图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不考虑天气及其他人为因素,下一次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遇到上述情况,最有可能的是(     
A.5月2日B.7月13日C.10月2日D.12月1日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