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59 道试题

1 . 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
2.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     
A.湖泊B.高山C.高原D.盆地
3.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2 .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五地区按纬度由低到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
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3.图中各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①地是热带草原B.②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③地是温带草原D.⑤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2020-10-22更新 | 54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校际联考地理试题

3 . 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下图是该地区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
2.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20-10-26更新 | 9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为()
A.图中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B.甲山脉的形成与岩层断裂上升有密切的关系
C.图中丙地河谷主要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D.乙山脉的形成与岩层受水平挤压弯曲隆起成背斜山有密切的关系
2.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2020-04-0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A.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B.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强
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D.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2.据材料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顺序是(     
①冰川侵蚀   ②地壳隆起   ③侧蚀   ④断裂下陷   ⑤下切侵蚀
A.①④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②⑤
2018-03-18更新 | 593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14 河流地貌-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扫描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黄河在这里来了个大转弯,形成了一个433千米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650毫米,海拔3500-4000米。玛曲湿地地下则是厚达数十米可以蓄水的泥炭层。玛曲湿地像蓄满水的海绵,黄河刚到玛曲时携带的水量只占总水量的20%,离开时已经达到总水量的65%。图左为玛曲湿地附近地形及主要河流分布图,图右为玛曲曲流景观图。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玛曲湿地风光不再。境内数千泉眼干涸,境内433千米的黄河沿岸已有200多千米严重沙化,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已有11条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屏障被破坏了,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地。

(1)分析黄河在玛曲这一段特别清澈的原因。
(2)分析玛曲湿地对黄河补给量大的原因。
(3)推测玛曲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
(4)从生态发展安全的角度,简述玛曲湿地退化的影响。
2024-02-23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右图示意研究区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江淮地区B.华北平原
C.山东丘陵D.东南丘陵
2.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实施退耕还湖B.种植结构变化
C.围湖造田严重D.城市化进程加快
8 . 下左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锋线。右图示意锢囚锋(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可能会追上暖锋而形成锢囚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在图中M、N处分别画出锋面的符号。
(2)如果图中锋面均能带来降水,图中数字表示的①②③④⑤各点中,现在最有可能是晴朗天气的是____ ?说出原因____
(3)华北地区在某个季节多锢囚锋活动,推测华北地区____季多锢囚锋,并说出判断理由____
2023-01-15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地理试题
9 . 读“全球四个地点在一年中某时段昼长变化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假如地点①位于南半球,图中Q点代表北半球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假如地点③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点④可能位于80°NB.地点①在一年之中,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从南到北排列D.图示期间地点②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2020-04-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
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2.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A.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B.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C.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