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90 道试题
1 . 美国宇航局宣布一项重大发现: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位置发现了“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该行星比地球大概大60%,其可能拥有液态水;它围绕的母恒星与太阳非常类似,该行星到其母恒星的距离,也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较相近。据此下面小题。
考点1.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1)(易)推测系外行星——Kepler452b可能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     
A.有适宜大气B.有适宜温度C.拥有液态水D.有稳定光照
(2)(中)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特殊行星,是因为地球上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请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考点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
(3)(中)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特殊行星,是因为地球上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请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以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
(4)(中)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直接有关的是(     
①地球昼夜交替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安全宇宙环境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5)(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B.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6)(难)如果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在地球不可能目视到的是(     
A.流星B.行星C.恒星D.彗星
2024-01-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024·全国·模拟预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耳其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震多发。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4时17分,该国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距震中300千米范围内有多座大中城市。此次地震发生后又发生多次强余震,第一次地震发生约11分钟后,该地区又发生了一次6.7级地震。此次强震造成该国5万多人遇难。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派遣救援队并提供救灾物资。下图为土耳其地震活动分布图和此次地震及多次余震震中的位置示意图。



(1)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土耳其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原因。
(2)描述土耳其此次强震及多次余震的震中分布特点。
(3)说明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4)如果你是救援队员,请你推测救援时可能遇到的两种自然障碍,并列举可随身携带的物品和救援设备(各一种)。
2024-01-05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04届高考文综预测地理试题(08)

3 . 如图是某区域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虚线代表等压线,数值a>b>c>d>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速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实际风速④<③,则推测该区域东部最可能(     
A.地形平坦开阔B.湖泊湿地广布C.建筑高大密集D.植被低矮稀疏
2023-03-22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长兴中学高考选考科目冲刺卷(五)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水汽充足,一旦遇到冬季降温和适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当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其实,雾凇并不只是出现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西北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松,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人们把出现在沙漠和戈壁滩上的雾凇称为“瀚海雾凇”。“瀚海雾凇”的水汽多来源于附近河湖,河湖水汽蒸发增加了空气湿度,一旦遇到快速降温,在风的吹动下,水汽与植被等地表物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形成雾凇,在“瀚海雾凇”的形成过程中,植被的迎风面往往形成更多雾凇。“瀚海雾凇”对于维持沙漠和戈壁等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意不同地区雾凇的形成条件。

指标/地区温度湿度夜间风速
湿润地区-10℃~-35℃80%及以上16m/s以下
干旱地区-15℃~-25℃90%及以上4m/s以下

(1)相比湿润地区,分析干旱区雾凇形成条件更苛刻的原因。
(2)在沙漠中的同一株植物上,迎风一面比背风一面形成的雾凇多,简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推测如果现实中形成雾凇的条件适宜,植物上的雾凇会不会无限增多,并说明理由。
2022-12-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一)
5 . 某中学的同学,利用暑假期间分组到全国各地进行研学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我国东部地区考察中发现,某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名称是____,对应的是上图中的____(甲或乙)。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
(2)推测图甲中从A到B的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规律____,并说明形成过程____
(3)图甲地貌在图丙中____(甲乙丙丁戊)地区最为常见,如果该地貌区域有大量农田最可能位于图甲中的A和B的____地区,说明原因____
(4)图丁在图丙中____(甲乙丙丁戊)地区最为常见,它是____岩在流水作用下形成。
2022-10-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

6 .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处某河流拦水坝一侧的山坡。该山坡部分区域有植被发育。地质学家预测,如果植被被破坏,该拦水坝可能遭到某种地质灾害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山坡植被具有的特征最可能是(     
A.耐热B.耐旱C.耐水淹D.耐盐碱
2.为防范潜在地质灾害对拦水坝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和保护的植被范围是(     
A.①B.②C.③D.④

7 . 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蓝月亮”应属于(     
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
3.“蓝月亮”如果真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①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
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   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B.行星—行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D.行星—卫星—恒星
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B.比邻星位于银河系
C.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D.比邻星绕太阳运动
3.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充足的食物B.适宜的大气C.稳定的光照条件D.大量的液态水
4.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稳定的光照
5.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
6.《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球表面温度太低
B.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已不适应人类生存
D.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
7.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B.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2021-10-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是中亚地区某咸水湖地质剖面图,湖底的基岩为玄武岩,在玄武岩之上为各类沉积岩。近几年,该湖泊面积逐渐萎缩。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推测M、N两地经历的地质运动过程(       
A.N地缺少含煤岩层⑤,说明该地古气候不适合森林的生长
B.①至⑥岩层的新老顺序是由新到老
C.从构造上看,在该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
D.N地缺失③⑤岩层,可能该沉积时代,N地处于下降过程
2.该湖区面积萎缩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围湖造田B.大气降水减少
C.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汇入减少D.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增大
2016-12-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在某些地层中发现了化石。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化石与地层
(1)(易)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A.对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量B.当时的海陆分布状况
C.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D.研究各地地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2)(易)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年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B.不同年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
C.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D.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其形成的地质年代

(3)(中)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4)(中)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环境B.温湿茂密的森林C.热带浅海环境D.湖泊或沼泽

(5)(易)水平地层(     
A.下新上老B.下老上新C.同时形成D.常在陆地中缺失

(6)(易)地层不能反映的是(     
A.生成顺序B.新老关系C.发展阶段D.时间长短

(7)(中)下列能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的是(     
A.化石种类和数量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C.岩石的绝对年龄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考点2.地质年代

(8)(易)请对下列说法,进行辨析
①科学家根据化石将地球进行系统编年。(     )
②地球历史可划分为宙、代、纪等时间单位(     )
③显生宙分为三个代12个纪(     )
④地质年代表是完整且全面的,无需再更新。(     )
⑤距今5.41亿年以前为前寒武纪,地球上生物稀少(     )
(9)(难)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计算出中生代侏罗纪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2024-01-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1.3地球的历史-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