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95 道试题

1 .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中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具有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以下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下左图为岱崮地貌典型形态。下右图为岱崮地貌形成演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岱固地貌形成的时间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2.岱国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2024-03-0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如图为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示意图。实验装置连接好,烧瓶中有适量的自来水,酒精灯加热烧瓶,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涉及到的水相态变化顺序是(     
A.气态→液态→液态B.液态→气态→液态
C.液态→液态→气态D.气态→气态→液态
2.根据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示意图,推测该实验涉及到的自然界水循环主要环节(     
A.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B.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D.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
3.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烧瓶中的水②延长加热的时间③减弱酒精灯火力④缩小玻璃板面积⑤增加冰块数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
2024-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地理试题

3 . 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中,距今5.3亿年前的微网虫成为化石明星,荣登英国《自然》杂志封面。读图“微网虫化石图”和表“地质年代表(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百万年
显生宙古生代志留纪444
485
541
2500
4000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太古宙
冥古宙

1.地质年代表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①地层顺序②生物演化③岩石年龄④地貌类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微网虫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A.志留纪B.奥陶纪C.寒武纪D.元古宙
3.微网虫化石的发现,可以(     
A.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特征B.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
C.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D.加速生物的演化进程
4.与微网虫同时期出现的古生物是(     
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恐龙D.三叶虫
2024-0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二叠纪末期盘古超级大陆形成,世界范围内陆续形成了一系列山系,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内陆。此期间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造成大气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快速增加,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有(     
①构造运动②恐龙出现③岩浆活动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二叠纪末期,地球陆地的气候变得更为(     
A.冷干B.暖干C.冷湿D.暖湿
3.科学家推断一个物种灭绝,主要是依据(     
A.古生物化石B.矿产分布C.地层顺序D.岩石类型
2024-01-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很多地区出现前期天气晴热,后期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有降水和大风降温过程。此外,部分纬度较高地区的果农在果园内堆枝叶、杂草等点火熏烟。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2022101日至7日上海气温的昼夜变化情况及天气。



(1)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上海10月5日至7日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纬度较高地区的果农最需要点火熏烟的时间段,并说明理由。
2024-02-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长赐”号货轮搁浅而被堵,救援多日无效,引发全球关注,3月29日,借助潮汐的变化,搁浅货轮成功脱困,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读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情况下,若有一艘货轮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那么,海水盐度的变化顺序是(     
A.低—高—低B.高—低—更低C.低—高—更高D.高—低—高
2.推测搁浅货轮成功脱困前一天可能的农历日期以及借助的潮水涨落情况是(     
A.农历初一左右落潮B.农历初六左右涨潮C.农历十五左右涨潮D.农历廿三左右落潮

7 . 青藏高原冰川地貌广布。下图为青藏高原某河谷不同河段横剖面形态。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段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为(     
A.c→b→aB.a→b→cC.a→c→bD.b→a→c
2.推测c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间歇性抬升C.间歇性下降D.持续抬升
2024-01-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子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3-14高一上·四川德阳·期中
8 .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气压高低。地面A比B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
(2)A、B、C、D气压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A比B的气温__________(高或低)。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B、C、D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
(5)图中热力环流的过程,先有大气的__________运动,后有大气的__________运动。
(6)如果A是陆地,B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____风(海风或陆风)。
(7)当A气压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时,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____(冬或夏),____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____(高或低)压切断,这体现了__________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9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9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为____(地貌名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__地区,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____(地貌名称),由图推测该地盛行____风。该地貌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3)按岩石的成因分,石灰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等。
(4)图中C、D、E岩石的新老关系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为____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A、B、C三地区(图左所示)进行研学旅行,考察不同地区地貌景观的差异。图右中甲、乙、丙图分别为同学们在旅行途中依次拍摄到的地貌景观照片。


     
(1)根据图右景观照片拍摄顺序,推测同学们研学旅行线路依次为____(A、B、C三地)。
(2)甲图中①所示的地貌为____,该地貌发育的基础是岩石具有____性,气候特点是____
(3)乙图地貌景观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在____作用下,该河每年将大量的泥沙运送到下游地区,形成____现象。
(4)丙图景观形成“头大、身小”的原因有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