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83 道试题
1 . 读下面材料,分别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材料二地球演化历程图



(1)结合材料探究:
①据图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____
②说明A、B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____

材料二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2)结合材料探究:
①以动物为例,说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____
②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____
③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____

2 . 岩溶地貌发育程度与岩石可溶性、透水性以及水体的流动性、溶蚀性关系密切。河北省柳江盆地(下图)存在一处面积很小但发育程度高、类型齐全的岩溶地貌。该地区裸露的石灰岩层形成于同一时期,其西南侧有一条从地表一直深入地下的花岗岩墙,其附近裂隙充分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可能发育岩溶地貌的区域(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此地区地理事象形成顺序正确的是(     
A.石灰岩-断层-花岗岩B.花岗岩-石灰岩-断层
C.石灰岩-花岗岩-断层D.花岗岩-断层-石灰岩
3.近十几年,堆积在低洼处的碎石表面溶蚀速度明显加快,合理的推测是(     
A.工业大气污染B.全球气候变暖C.地形地势变迁D.岩石发生变质
2022-01-14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应了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①冰川动力②基岩性质③植被覆盖率④地壳沉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推测该冰川不同部位槽谷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是(     
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乙丙丁甲D.丙丁甲乙
3.与乙处相比,丙处槽谷横剖面展宽更大,可能是因为丙处(     
A.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流水堆积强
B.位于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强
C.位于冰川的交汇处,流水侧蚀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侧蚀强
2022-09-28更新 | 54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商丘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4 . 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1)根据图示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4)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5)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列举相关地层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1-08-07更新 | 691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 地球的历史 C卷
5 . 读下面材料,分别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据示意图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材料二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结合材料探究:

(4)以动物为例,说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
(5)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
(6)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
2019-12-17更新 | 1470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建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评估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水汽充足,一旦遇到冬季降温和适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当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其实,雾凇并不只是出现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西北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松,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人们把出现在沙漠和戈壁滩上的雾凇称为“瀚海雾凇”。“瀚海雾凇”的水汽多来源于附近河湖,河湖水汽蒸发增加了空气湿度,一旦遇到快速降温,在风的吹动下,水汽与植被等地表物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形成雾凇,在“瀚海雾凇”的形成过程中,植被的迎风面往往形成更多雾凇。“瀚海雾凇”对于维持沙漠和戈壁等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意不同地区雾凇的形成条件。

指标/地区温度湿度夜间风速
湿润地区-10℃~-35℃80%及以上16m/s以下
干旱地区-15℃~-25℃90%及以上4m/s以下

(1)相比湿润地区,分析干旱区雾凇形成条件更苛刻的原因。
(2)在沙漠中的同一株植物上,迎风一面比背风一面形成的雾凇多,简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推测如果现实中形成雾凇的条件适宜,植物上的雾凇会不会无限增多,并说明理由。
(4)简述“瀚海雾凇”对维持极端干旱地区生态平衡的作用。
2022-12-10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TOP二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某中学的同学,利用暑假期间分组到全国各地进行研学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我国东部地区考察中发现,某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名称是____,对应的是上图中的____(甲或乙)。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
(2)推测图甲中从A到B的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规律____,并说明形成过程____
(3)图甲地貌在图丙中____(甲乙丙丁戊)地区最为常见,如果该地貌区域有大量农田最可能位于图甲中的A和B的____地区,说明原因____
(4)图丁在图丙中____(甲乙丙丁戊)地区最为常见,它是____岩在流水作用下形成。
2022-10-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左图中椭圆圈定区域)是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化湿地等组成的复合型内陆湿地,素有“京津水塔”之称。它是我国三条主要鸟类迁徙路线的东部通道,也是东北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九曲十八弯的闪电河像温柔的母亲滋养着坝上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右图)。近年来,当地政府先后实施了禁牧、节水、水源补给等保护性措施,加快湿地生态修复。

(1)依据图文信息推测闪电河湿地公园气候类型。
(2)部分候鸟每年会从蒙古东方省飞到鄱阳湖越冬,秋季途经闪电河湿地,在这里停歇。春季,北方气温逐渐回暖后,它们在此养足精神,便返回到蒙古繁殖地。为什么闪电河湿地公园会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和“天堂”。
(3)如果图中河流多为嵌入式曲流(高原曲流),说出影响其形成的可能因素。
2022-10-07更新 | 59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水汽充足,一旦遇到冬季降温和适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当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其实,雾凇并不只是出现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西北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松,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人们把出现在沙漠和戈壁滩上的雾凇称为“瀚海雾凇”。“瀚海雾凇”的水汽多来源于附近河湖,河湖水汽蒸发增加了空气湿度,一旦遇到快速降温,在风的吹动下,水汽与植被等地表物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形成雾凇,在“瀚海雾凇”的形成过程中,植被的迎风面往往形成更多雾凇。“瀚海雾凇”对于维持沙漠和戈壁等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意不同地区雾凇的形成条件。

指标/地区温度湿度夜间风速
湿润地区-10℃~-35℃80%及以上16m/s以下
干旱地区-15℃~-25℃90%及以上4m/s以下

(1)相比湿润地区,分析干旱区雾凇形成条件更苛刻的原因。
(2)在沙漠中的同一株植物上,迎风一面比背风一面形成的雾凇多,简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推测如果现实中形成雾凇的条件适宜,植物上的雾凇会不会无限增多,并说明理由。
2022-12-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一)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18年3月13日据《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在距地球200光年处发现一颗可能宜居的“超级地球K2—155d”,这颗行星围绕一颗红矮星(比太阳质量稍小、温度稍低的恒星)运转,其大小是地球的1.6倍。科学家经过模拟推测K2―155d的大气与地球的大气有相似成分,地表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2-155d具有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     
A.与红菱星距离适中B.生物的呼吸作用
C.K2-155d本身体积质量适中D.K2-155d内部升温火山爆发
2.如果要发射卫星壹号探测K2—155d,属于天体的是(     
A.处于发射中心的“壹号”是天伦
B.处于宇宙中卫星轨道中的“壹号”属于天体
C.在K2-155d上进行采样的“壹号”是天体
D.探测器带回地球的K2-155d土壤样品属于天体
2022-12-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