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苋菜,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叶色丰富主要供观赏。根、果实等可入药,有明目、利湿、去寒热的功效。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示意图,图示区域有一条大型河流流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地潜水流动速度最大B.②地潜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③地看不见观景台D.④地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4米
2.图中四地最适合种植苋菜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图示季节
A.河流水补给潜水B.河流携带泥沙量较多
C.苋菜生长缓慢D.日落时观景台影和河流基本垂直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水运是南方主要的交通方式。位于南方的嘉兴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船菜,原料主要是特色时鲜,如鱼、虾、蟹、鳗之类。完成下面小题。

1.船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与社会风气B.船主追求更多的收益
C.距离遥远且下船不便D.其他菜系竞争的压力
2.“土”字一般指具有当地特色,而船菜必须要做到“土、精、创”。船菜“土”的原因是(     
A.备菜不便,就地取材B.特色众多,追求极致
C.追求传统,厨艺精湛D.追求收益,降低成本

3 . 黔东南苗岭山区广泛分布着稻作梯田,并形成“林---河”四素同构的独特垂直景观,其和谐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关系是自然生态和人文传统的良好结合。下图为“稻田村落空间组合不同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稻田村落空间组合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土壤D.地形
2.三种空间组合形态的“三生关系”对比(     
A.a类型最利于稻田管理维护B.b类型最利于村庄水源净化
C.c类型最利于农田施肥D.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同
3.随着乡村振兴发展,稻作梯田在垂直空间上出现了“三生空间”的转型演化,主要表现为(     
A.稻田面积扩大,更多的林地被开辟为梯田
B.稻田景观细碎化程度加深,景观连续性增强
C.稻田由低海拔缓坡地区移向高海拔陡坡地区
D.生产空间逐步缩小,生活、生态空间日趋扩大
2023-06-29更新 | 47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西曼加利索湿地公园是位于南非东部海岸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生命的奇迹之地”之称。遗产地内分布多个湖泊、沼泽,生长100多种珊瑚和大面积的芦苇。为促进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南非在其附近自南向北修建了多个小机场,吸引来自莫桑比克、斯威士兰及国内大机场中转而来的国际游客。

材料二   图示意伊西曼加利索世界自然遗产地及附近区域概况。



(1)简析地理位置对该遗产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相比大机场,说明在遗产地附近修建多个小机场对生态环境的益处。
(3)评价以航空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方式对遗产地游客量的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由于地下冻土存在,局部地区在春季3~4月份的融雪期融雪造成的黑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绘制了侵蚀率随时间变化图(图左)。横坡垄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有效减轻了融雪对黑土的侵蚀。图右为两种垄作方式示意图。



(1)指出土壤开始大量侵蚀时间与不同解冻深度之间的关系及原因。若要模拟3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接近甚至超过1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推测需改变的实验条件。
(2)分析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比夏季雨水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
(3)与顺坡耕作相比,简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6 . 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A.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
B.I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II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
D.III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
2.从II时期到III时期的发展(     
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
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021-10-09更新 | 1533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被长江分割为苏南、苏北,长期以来,苏南经济发达,苏北相对落后。位于苏北宿迁市的苏宿工业园成立于2006年,是江苏省首个南北共建园区,也是苏州工业园首个“走出去”的园区项目。为了避免自发零散式产业转移的弊端,政府引导苏州工业园进行产业集群式转移,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横向的关联企业同时向同一个目的地抱团迁入。为了更好地适应集群式产业转移,苏宿工业园继承了苏州工业园紧凑的用地布局,高密度路网分割出大量地块,并借鉴了发达地区的经验,留有部分“白地”,将园区部分地块作适当预留,为园区发展增加弹性。下图示意苏宿工业园的规划及部分“白地”位置。



(1)分析政府引导下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突出优势。
(2)与自发零散转移相比,集群式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更显著。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苏宿工业园继承了苏州工业园紧凑的用地布局,从集群式产业转移的角度说明紧凑用地布局的好处。
2022-01-18更新 | 1049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里下河地区(下左图)在距今6000多年前曾是一片浅海,后逐渐演变为古射阳潟湖(被沙坝分割与外海分离的水域)。唐宋时期,为阻止海水入侵,潟湖东侧多次修建堤坝,促进了潟湖的萎缩。1185~1855年,黄河改道南迁,使海岸线不断东移;黄河多次溃决,进一步加剧射阳湖的萎缩。为应对黄河改道和人口增长,该地区修建了排水渠、入海河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甲地及其周边地区从河道和沟渠中挖出淤泥,堆成高出水面4~5米的垛田(下右图)。20世纪80年代以来,垛田面积锐减,“两厢瓜圃”的美景几近消失。2014年4月,甲地的垛田景观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1)描述里下河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分析黄河改道南迁导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次增加的自然原因。
(3)针对垛田面积锐减的现状,提出保护垛田景观的合理化建议。
2023-01-16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安卓中国5月21日消息,近日苹果CEO库克出访印度时表示;印度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并正考虑把“全部”的生产线由中国转移到这个人口大国中,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开发一个新的市场。之前苹果就宣布了将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建立全新的IOS应用设计与开发加速器生产基地,并在海德拉巴启动地图研发中心,此外,中国手机代工企业富士康也正在孟买大举购地。

材料二   4月,苹果在中国的在线书籍与电影服务被关闭,其原因是北京在3月份出台的法规——对网上发布的内容会进行严格限制,特别是对外国公司。苹果财报显示,苹果在中国的营收同比下滑高达2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华为、小米、vivo、OPPO等国产手机的同期增长,涨幅较2015年同期都在50%以上,甚至有厂商超过70%。下图为苹果拟建工厂分布图。

(1)试分析苹果公司将“全部”的生产线由中国转移到印度的原因(从中国的角度回答)。
(2)分别说出孟买与班加罗尔作为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
(3)指出海德拉巴的地图研发产业特点。

10 .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土壤水分缺失、育苗期低温和成熟期极端高温易导致当地玉米减产。为了探讨东北地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品质和产量,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在东北某实验区采用垄沟覆膜技术,设置了白色透明膜(M1)、黑膜(M2)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三种类型试验田面积相同,试验期内自然降水、田间施肥、管理措施与当地农户种植一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月份是全年干物质累积量最大的月份,但以白色透明膜(M1)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白色透明膜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影响了春玉米的生长及光合作用
B.白色透明膜内杂草数量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C.白色透明膜内水汽蒸发量过大,导致土壤缺水,影响了春玉米的生长
D.白色透明膜内温度过高,春玉米生育期缩短,呼吸作用增强
2.干物质累积量与春玉米产量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产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膜下产量最高,因为黑膜内温度适宜,杂草少,全年干物质累积量最大
B.白色透明膜下产量最高,因为白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损耗,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期
C.露地产量最高,因为露地环境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D.春玉米产量的形成与干物质累积呈正相关,全年积温越高,产量越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