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风和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春城昆明的纬度在24°23'N~26°22'N之间,市中心海拔约1891米。某研究团队对昆明市环湖城区(左图)的地表平均温度及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以下数据(右图)。



(1)近年来昆明市环湖城区地表平均温度总体呈____趋势,据材料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
(2)在下面的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中标出昆明市区与外围郊区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____;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最高的是____;a、b线分别表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其中正确的是____

(3)由于滇池与周边城区地表性质的差异,沿湖地区风向会出现昼夜变化。在此作用下,图中A地白天吹____(湖风或陆风)。
2022-12-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受其影响,陆地相对海洋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更高,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相对低纬度地区气候变暖的程度更高。下图示意1969~2005年我国不同季节平均地面风速的时间演变。

(1)描述1969~2005年我国平均地面风速的变化特征。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冬季平均地面风速减弱的原因。
(3)研究发现,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风速未来可能会保持降低趋势。简述其对我国风电开发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2-07-07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海风出现时,图中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MNQPB.MNPQC.QPMND.QPNM
2.从冬季到夏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A.两者均加强B.两者均减弱
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三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5 .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4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题。
1.图甲中O、M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1℃B.2℃C.3℃D.4℃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图乙中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3.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4.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
5.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 、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B.②C.③D.④
6.下图中与天津市近地面对流层大气运动所体现的地理原理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9-01-30更新 | 10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9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

7 . “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穿堂风(     
A.风向始终如图所示B.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
C.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D.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2.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     
A.减轻大气污染B.降低室内温度C.增加生活用能D.提高室内湿度
2023-10-17更新 | 242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人类向城市上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在时间和空间上需要经历有条件地转移和扩散过程,因此使城市上空的温室气体浓度远高于周围环境。在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上空像形成了一层玻璃罩,形成一个温室环境,表现出外冷里热,影响着低层大气的热量向空间的福射和转移进程。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热岛效应增强的过程。
(2)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上空雨水天气较郊区多,形成“雨岛效应”,简述“雨岛效应”的成因。
(3)举例说明缓解热岛效应的负面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图为某地理事物模式图。


(1)若此图为城市风示意图,则图中表示郊区近地面的是____(填字母)。为减轻郊区工业污染性气体对市区的影响,请从城郊热力环流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
(2)若此图为海陆风示意图,且正处于白天,则A地表示____(填“陆地”或“海洋”),A、D两地此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
(3)若此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长江径流量大于黄河,其根本原因在于____(填名称)环节差异大;三峡大坝的建立,对图中甲、乙、丙、丁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
2023-12-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向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面积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厄尔尼诺出现后,将使沃克环流异常,从而使全球气候异常。图示意沃克环流及南太平洋局部海区海水平均温度分布。


   
(1)描述图示海区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2)简述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
(3)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对沃克环流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