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0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广州市从化区观测站于某年10月15日—11月16日对当地山谷风进行研究,发现当背景风小于1.5m/s时,局地风明显。图示意从化区观测点山谷风风频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观测点山风转为谷风的时刻约为(     
A.0:00B.10:00C.18:00D.22:00
2.能正确表示观测点位置的是(     
A.B.C.D.
3.图示昼夜最大风频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日照时间较长B.白天阳坡与山谷温差大
C.南坡季风影响变小D.夜晚山谷降温速度更快
2024-05-2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6月,下图所示狭谷地区发生了一次强雷暴大风天气。此次雷暴天气是由于高空西北气流推动冷空气南下后,与当地气团组成不稳定的大气结构,形成飓线(强对流天气带)后产生的天气现象,大风是由飚线发育过程中冷空气快速下沉产生的下击暴流所引发。下图分别示意该地等高线地形、新田观测点此次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

(1)判断新田站观测点飚线出现的时间,并指出判断依据。
(2)分析此次天气过程中飓线的形成条件。
(3)此次天气过程中,分析峡谷地形对大风的影响。
2024-05-29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3 . 城市公园主要由水体和绿色植被等景观构成。城市中公园内的温度低于周围都市区的温度的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1.夜间冷岛效应更强,主要是因为城市公园(     
A.夜间降温慢B.夜间降温快C.日间温度低D.日间温度高
2.受冷岛效应的影响,公园内部比外部(     
A.空气对流更旺盛B.空气湿度更小
C.地表风力更强劲D.大气层结更稳定
2024-05-29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风雹是以雷雨大风和冰雹为主的剧烈强对流天气,往往伴随灾害发生,又称风雹灾害。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某时刻高空(左图)和近地面(右图)等压面的高度场(单位:m)和温度场(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上图中可能即将发生风雹灾害的地点(     
A.①B.②C.③D.④
2.与发生风雹灾害的地点风向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     
A.B.
C.D.
2024-05-29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五)

5 . 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处于燕山山脉的山谷中,山谷风现象明显。下图为该县一气象站(位于山脚,距离谷底中心约500米)观测的逐时山谷风环流最多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县县城所处山谷段大致呈(     
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2.该县县城一天中吹偏南风的时长(     
A.冬长夏短B.四季相近
C.夏长冬短D.春秋长,冬夏短
3.该县县城空气质量最差的时刻是(     
A.0时前后B.8时前后
C.13时前后D.17时前后
2024-05-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北京石花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喀斯特洞穴,洞内气温在 15℃左右,且季节变化小。洞内地下水在沉积形成石钟乳的过程中会释放CO,导致洞内CO浓度较高,另外洞内外空气交换也会影响洞内CO浓度。下图为石花洞局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内四个观测点中气温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推测冬夏季节洞内外空气流动方向及 CO₂浓度变化趋势是(     
A.夏季空气流出洞外,使洞内 CO₂浓度升高
B.夏季空气流入洞内,使洞内 CO₂浓度降低
C.冬季空气流入洞内,使洞内 CO₂浓度降低
D.冬季空气流出洞外,使洞内 CO₂浓度升高
3.观测发现洞内 CO₂浓度夏季远高于冬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岩性
2024-05-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7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曲阜市4月的平均最低气温9.9℃,最高气温21.2℃。2020年4月7日,最低气温9.1℃,最高气温23℃且从14时持续至17时,西南风1—2级。4月8日和9日为东南风/东风3—4级。受锋面过境影响,4月10日的最低气温5℃,最高气温7.5℃,北风3—4级,小雨。下图为山东省4月7日的主导风向示意图。

(1)对4月7日最高气温的发展过程作出合理解释。
(2)推测并分析4月8日和9日风向对曲阜天气的影响。
(3)在剖面图(下图)中绘出4月7日和10日的锋面位置与形态。

2024-05-2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中学联盟高考热身卷地理试题

8 . 某年5月3日凌晨到夜间,我国黄海和渤海出现了显著的大雾天气,4日凌晨大雾开始快速消散。下图示意5月2日20时至5月4日8时黄渤海风力、风向及大气能见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渤海海域5月3日形成大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黄渤海地区当天风力弱②黄渤海海域蒸发旺盛,水汽充足
③5月2日盛行较强东南风带来暖湿空④形成逆温,大气层结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5曰3日大雾持续期间11:00-17:00大气能见度升高的原因是(     
A.风力增强B.风向转变C.气温升高D.人类活动增强
3.推测5月4日大雾消散的方向是(     
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
2024-05-23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境内现代冰川广布,且冰川面积及冰储量季节与年际变化差异显著。其中海螺沟冰川全长13.1公里,由粒雪盆、冰瀑布、冰舌三部分构成。在海螺沟下游的沟谷中分布着数量较多粒径较小的花岗岩碎石。2000年左右,海螺沟冰川上下断开。下图为海螺沟冰川分布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贡嘎山冰川的面积与冰储量变化强烈的季节(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导致海螺沟下游沟谷中多花岗岩碎石的动力条件(     
A.现代冰川搬运B.古代冰川搬运C.重力滚落D.冰水搬运
3.导致海螺沟冰川上下裂开的热力环流可能是(     
A.山风B.谷风C.冰川风D.陆风
2024-05-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201210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墨脱县城也成为我国通公路最晚的县城。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工程是打通海拔2700m的嘎隆拉雪山隧道,施工中克服了大量渗水涌水问题。20235月我国科学家在波密县境内发现亚洲最高大的原始森林群落(其中最高一棵为102.3m的西藏柏木)。波密、墨脱所在的林芝地区也被称为我国的生物基因宝库,该地区日益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下图示意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

(1)分析嘎隆拉雪山隧道夜间渗水涌水问题突出的原因。
(2)分析林芝成为我国生物基因宝库的原因。
(3)总结夏季在墨脱地区自驾游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4-05-22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摸底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