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1 道试题
1 . 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如果甲、乙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_____带(风带)。
(5)气压带乙和风带③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分析该气候降水有什么特点?________
2019-11-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3-14高一上·四川德阳·期中
2 .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气压高低。地面A比B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
(2)A、B、C、D气压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A比B的气温__________(高或低)。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B、C、D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
(5)图中热力环流的过程,先有大气的__________运动,后有大气的__________运动。
(6)如果A是陆地,B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____风(海风或陆风)。
(7)当A气压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时,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____(冬或夏),____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____(高或低)压切断,这体现了__________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9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向下凹为低压)

(1)甲图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2)甲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
(4)请你在甲图中用箭头画出ABCD大气的流动方向。
(5)若A代表山顶,B代表山谷,根据你对该热力环流的判读,推测此图代表____(白天/夜晚)的____(谷风/山风)。
2022-09-0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ABCD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2015-03-20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左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右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
(2)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白天/黑夜);若图示环流为山谷风,若乙地为山坡, 则此时为______(白天/黑夜),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 ,甲乙丙丁之间的城市风流动方向______(填顺/逆)时针。
(3)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①②两地可能   出现晴朗天气的是______ ,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__,判断的理由______
2024-01-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海陆风示意图(乙图)。



(1)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气温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
(2)在图甲A、B、C、D四点之间画出热力环流方向。
(3)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地,分析其原因____。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推测乙图中现象发生在____(白天或夜晚)。
2020-12-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面积大、平均海拔高,对加热和冷却高空大气的作用明显。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热力环流深刻改变了东亚、南亚及亚洲其它地区气候。有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亚洲高压的存在。如图为青藏高原冬季热力环流示意图。



(1)从青藏高原冬季热力环流形成角度,解释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亚洲高压存在的原因。
(2)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夏季雨带推移的影响。
(3)推测青藏高原对伊朗高原夏季气候的影响。
2024-01-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海陆风是风向随昼夜变化而变化的小尺度大气热力环流系统。下表为浙江省冬季海边三地(海岸线基本呈南北走向)气象测站平均数据,测量时的季风环流较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站甲测站乙测站丙
观测时间北京时间4:30X北京时间13:30
风向风速西南风,1.9米/秒西北风,2.5米/秒东南风,4.9米/秒
1.符合测站乙情况的是(     
①盛行海风②盛行陆风③时间可能是5:30④时间可能是12:3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如果测站甲和测站乙测量时间相同,则推测最合理的是(     
①测站甲西侧有较大面积湖泊②测站乙西侧有较大规模城市③测站甲附近植被更低矮稀疏④测站乙附近地形更平坦开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海陆风是风向随着昼夜变化的小尺度大气热力环流系统。下表是浙江冬季海边某三地(海岸线基本呈南北走向)气象测站平均数据,测量时的季风较弱。完成下面小题。

测站1测站2测站3
观测时间北京时间13:30北京时间4:30
风向东南风,4.9米/秒西南风,1.9米/秒西北风,2.5米/秒
1.符合测站3情况的是(     
①时间可能是4:30②时间可能是14:30③是陆风④是海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如果测站2和测站3测量时间相同,则推测最合理的是(     
①测站2附近植被更高大稠密②测站3附近地形起伏更大
③测站2西侧有较大面积湖泊④测站3西侧有较大的城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荚状云是一种特殊的地形云。当稳定的潮湿空气在山区或山脉间流动时,气流越过山峰,在顺风方向形成一系列的风波,产生上下交替的重力波运动,如果温度在运动过程中下降,低于露点,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就会形成荚状云。下图为荚状云的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荚状云形成于图中(     
A.①位置B.②位置C.③位置D.④位置
2.③位置气流在顺风方向上升是因为(     
A.空气密度差异B.受地形阻挡C.大气透明度差异D.水分含量差异
2022-11-1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