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1 道试题

1 . 风雹是以雷雨大风和冰雹为主的剧烈强对流天气,往往伴随灾害发生,又称风雹灾害。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某时刻高空(左图)和近地面(右图)等压面的高度场(单位:m)和温度场(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上图中可能即将发生风雹灾害的地点(     
A.①B.②C.③D.④
2.与发生风雹灾害的地点风向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     
A.B.
C.D.
2024-05-29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五)
2 . 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校园气象站进行校园气象监测研究活动,下图为校园平面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同学在夏季某日同一时间分别在图中①、②两处进行风速测试,判断①、②两处风速的大小关系,并简析原因。
(2)为研究影响局部地区近地面风力大小和风向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在校园开展了测风实验。请补充完成下面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时间:x月x日实验地点:xx中学校园实验人数:6人实验记录人:小南
实验设计______(选择:A.①  B.②  C.③  D.④)
实验准备______(选择:A.①  B.②  C.③  D.④)
实验观察______(选择:A.①  B.②  C.③  D.④)
数据处理______ (选择:A.①  B.②  C.③  D.④)
实验结论局部地区近地面风的形成与地表热力差异和地面开阔程度有关

选项:

①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法。

②整理实验数据,将不同时刻同一地点测得的数据,以及同一时刻不同地点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

③连续一个月分别在中午12时和晚上21时观察测风点的风速和风向,并做好记录。

④实地调查校园环境,寻找4处环境差异较明显的地区作为实验观测点,在观测点安置测风仪、温度计、指南针等仪器。

(3)据图推测夏日午后,兴趣小组同学在艺术楼和荷花池之间的空地可能测得的风向,并说明理由。
2024-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短时强降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类,中央气象台定义的短时强降水是指小时雨量≥20毫米,而暴雨的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以上。相比之下,短时强降水的“爆发力”更强。下图为1991—2009年4—9月全国短时强降水一日内的变化统计图(台湾资料暂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16—17时,主要原因是午后(     
A.气温迅速上升,达一天中最高值
B.气温迅速下降,近地面水汽容易达到过饱和
C.地面气温开始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强烈
D.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可能激发出一些热对流
2.图中显示,午夜会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小峰值,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B.绿洲C.地形D.锋面
3.根据形成原理推测,夏季午后发生短时强降水频率最高的省区是(     
A.云南B.江西C.陕西D.四川
2024-03-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4 . 读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1)、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

(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火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中排序①②③④间的气压值。
(2)推测①②两地图示时刻气温的高低,并推测形成原因。
(3)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能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023-12-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5 . 甘肃某水库地处沙漠和绿洲的交界地带,面积仅约6km2,由两处矩形水体组成。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背景风对湖陆风影响较大。图示意某日正午该水库周边近地面的盛行风向,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通常情况下,湖风最强时刻出现在午后,陆风最强时刻出现在日出前后,总体上该地陆风强度小于湖风。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最大的区域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绿洲可能位于水库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3.推测当日夜晚(     
A.水库南北岸皆盛行偏南风B.水库北岸盛行偏北风,南岸盛行偏南风
C.水库南北岸皆盛行偏北风D.水库北岸盛行偏南风,南岸盛行偏北风
2023-09-27更新 | 41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押题卷(一)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研学活动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并根据数据绘制了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及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推测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的风向以及风速差异。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
(3)同学们研究发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请绘制多年平均热岛强度较弱时段海洋与城区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气象组织于2023年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图)。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1)据图推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和信风减弱之间的关系。
(2)运用相关原理,阐述该现象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的原因。
(3)厄尔尼诺对亚洲东部台风活动的影响,有“增多”和“减少”两种不同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研学活动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并根据数据绘制了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及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推测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的风向以及风速差异。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
2024-02-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滨海J城市热岛强度,并绘制了海陆风日与非海陆风日的热岛强度日变化图,发现海陆风对热岛强度影响显著。



(1)比较0时、15时J城市城区与郊区间的风向与风速。
(2)说明海风影响J城市热岛强度的过程。
(3)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得知:在一些地方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会较多年平均有所加强。请推测其可能原因。
2023-12-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高原斜坡加速向下坡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其分布形态决定了南极大陆近表层风场的主要特征。下图为南极当地时间某年1月18日23时我国中山站及其周边地区表层风场图(图中五角星表示中山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中山站1月份晴天时近地面下降风最大风速大约出现在(     
A.日出时B.午夜时C.日落时D.正午时
2.推测我国南极中山站可能位于(     
A.谷地东坡B.谷地西坡C.谷地南坡D.谷地北坡
2023-11-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