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A,B,C,D的气压值大小____
(2)若该图所反映的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季节差异,据图判断,此时北半球为____(填“冬”或“夏”)季。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仅从ABCD四地的热力环流因素考虑,若B位于A地的北面,那么AB之间的风向为____风,CD之间的风向为____风。
2022-02-24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四地位置示意图,图中四地气温从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丙、丁,且图中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梯度大致相当。

(1)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大小,并绘制四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及近地面等压面。
(2)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近地面主导风向为____________,高空主导风向为____________。与近地面相比,高空主导风向风速较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图中甲、乙两地分别表示山坡、谷地,则此时可能是____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吹____________(填“山风”或“谷风”)。
3 .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____
(3)若图中甲乙两地表示白天的陆地和湖泊,则表示湖泊的是________地,其理由是________
(4)当甲乙两地下垫面性质相同时,比较甲乙两地夜晚近地面气温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2-03-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蜡烛、打火机、冰块、檀香、透明玻璃箱。

实验步骤:(1)在玻璃箱内两端分别放置冰块和蜡烛,并用打火机点燃蜡烛。

(2)点燃檀香,将其放在冰块上空,观察烟雾的运动方向。

实验现象:(略)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上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蜡烛和冰块之间烟雾的运动过程。

材料二:下图为洞庭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水体面积大,湖泊与周边地区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湖陆风效应。



(2)调查发现甲地白天与夜晚风向有明显不同,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指出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3)随着甲、乙两地城镇面积的增大,比较两地湖风和陆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表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此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小区域的地方性风,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大型湖泊附近常常由于湖泊与陆地气温存在差异,产生了风的昼夜差别,我们称之为湖陆风,每年夏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常常存在着典型的湖陆风。下图是鄱阳湖区域2010年8月每日14:00平均温度分布图。



(1)从总体上看,8月份14:00鄱阳湖湖区气温比周边陆地气温要____(填“高”或“低”),因此,此时鄱阳湖附近主要的风向为____(填“湖风”或“陆风”)。
(2)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绘制出此时图中沿29.0°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并在图中将其热力环流绘制出来。

(3)湖泊面积大小变化对湖陆风强弱影响巨大,一般情况下,湖泊面积越大,湖陆风越强。比较鄱阳湖冬夏季湖陆风强弱:____季强;____季弱。请分析其原因____
2022-01-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北半球的等压面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小题。

(1)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
a.地面冷热不均
b.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c.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d.空气垂直运动
(2)图中①②③④⑤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②处的风向是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
(5)比较A地近地面与高空的气温差异,并说明原因。
(6)比较AB近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1-12-1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武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中心区气温比周围的郊区高,因此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



(1)从大气受热原理和生产生活的角度分析城市中心区形成“热岛”的原因。
(2)指出图中市区大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比较郊区与市区近地面气压高低,并说出近地面的风向。
(3)分析绿地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2022-01-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

纳凉效果。图1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材料二: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材料三: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穿堂风”形成的地理原理是____,图中“林草地面”和“石子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____
(2)比较图1中“穿堂风”气流的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T入、T出)、气压(P入、P出)差异____,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图2中的____(填数字)。
(3)与低碳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图2中的____(填数字)环节,低碳生活可以使这一环节____(增强或减弱)。
(4)结合图2回答,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增强,从而达到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5)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低的缘故,请解释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低原因____
19-20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选)
A.B.
C.D.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单选)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____
(4)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10 . 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m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____。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此时吹____风。
(3)解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____,并解析原因____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