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东山镇为苏州市郊区一乡镇,距离苏州主城区中心37公里。下图示意1961~2009年苏州主城区和东山镇两地夏季平均气温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苏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增强的年份是(     
A.1970~1971B.1986~1987C.1989~1990D.1998~1999
2.与八九十年代相比,2001年以来苏州和东山之间区域(     
A.制冷能耗总体趋于下降B.高温区范围总体缩小
C.城市热岛强度趋于减弱D.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2022-04-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统测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北半球的等压面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小题。

(1)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
a.地面冷热不均
b.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c.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d.空气垂直运动
(2)图中①②③④⑤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②处的风向是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
(5)比较A地近地面与高空的气温差异,并说明原因。
(6)比较AB近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1-12-1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武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m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____。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此时吹____风。
(3)解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____,并解析原因____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



(1)在下图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m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并进行排序____。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____,N代表____(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吹____风(陆风或海风)。
(3)分别写出乙图中P1、P2风向。
(4)分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5)若在郊区P1、P2、P3、P4等地建设有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2021-12-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时段海陆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大小。
(2)图示时间最可能是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吹____风。
(3)若图示地区陆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坏,则海陆间的风速将____(填“增强”或“减弱”)。
(4)比较②和④不同高度大气温度的差异,并说明成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①②③④景观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①图是甲同学在考察时拍摄的地貌景观,该照片最可能位于图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地貌的成因是____
(2)乙同学考察回来说:“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图(填数字),这种地貌的成因是____,多分布在图中____地(填字母),该地貌景观形态上,迎风坡地势比较____(陡、缓)。
(3)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丙同学的考察地,其拍摄的照片应是____图(填数字),该地貌景观处的主要岩石类型是____
(4)丁同学是在海南三亚进行研学旅行,丁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____图(填数字),研学期间该地多吹____(海风或陆风)。
2021-12-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两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
2.下列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C.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
D.③地多晴朗天气
3.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2021-11-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_____
(3)若图中甲乙两地表示市区和郊区,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地,其理由是_________
(4)比较甲乙近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公认城市化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加强的主要因素,浙江省乐清市园林部门通过选取不同地表的温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是缓解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表示意浙江省乐清东塔公园草坪与水泥路气温比较。

表乐清东塔公园草坪与水泥路气温比较(单位:℃)

地表阴天晴天
早晨中午早晨中午
草坪22.228.822.529.0
水泥路23.631.225.836.0
气温差1.43.43.37.0

(1)说明城市中心形成热岛的原因。
(2)说出草坪和水泥路气温差的差异。
(3)分析加大城市绿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读上海城郊间气温差异情况表和上海城区、郊区降水分布图,据上海城郊间气温差异情况表,判断上海的热岛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     

上海城区与郊区气温比较(℃)

地区14710全年
上海城区4.214.728.719.316.6
上海城区边缘3.314.127.918.215.7
上海郊区3.014.027.817.715.5
A.1月B.4月C.7月D.10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