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了“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330万人。图中,左图是集水雨窖示意图,右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1)集雨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用箭头正确表示右图中A、B、C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方向__________,并写出对应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___(多项选择题)
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2024-01-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某地土地利用和水循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反映出该地(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C.城市数量持续增加D.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2.该区域内水循环的变化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不变C.地表径流增加D.下渗明显增多
3.为提升区域蓄水、排水功能,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铺装透水路面                           ②减小建筑物屋顶坡度
③修建下沉式绿地                    ④修建蓄水池、雨水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2-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合格考地理试题(第二次)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鹿特丹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北海沿岸,城市90%区域低于海平面,频繁的暴雨导致该城市内涝严重。当地设计了具有下沉空间的“水广场”。平时,广场是人们休憩、运动的公共场所。降雨时,雨水经净水系统过滤后,收集并储存在广场里,直到可以被排至附近的水体。


(1)简述鹿特丹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2)绘制鹿特丹的水循环示意图。
2023-12-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为此,新加坡通过建设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雨水汇入海湾,使其中海水逐渐被替换为淡水,从而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下图示意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读图,完成问题。



1.从水循环角度看,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弱B.降水量小C.下渗量小D.地表径流少
2.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河流泥沙含量B.打破不同纬度热量平衡
C.加剧河道弯曲程度D.造成海湾生态环境变化
3.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     
A.盐度增大B.密度降低C.温度升高D.潮汐规律改变
2023-01-05更新 | 787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十一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诊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改造地形,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形成一套人工湿地系统;并根据当地盐碱土壤的特性,配置适应性的乡土植物,最终将一块废弃的打靶场变为一座低人工养护且植物群落丰富的城市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看,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湖泊湿地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天津桥园公园的环境效益表现为(     
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
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天津桥园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多种水生、耐碱的乡土植物,而没有选择国内外名贵的观赏植物,主要目的是(     
A.降低成本,缓解资金紧张B.减少生物多样性,利于统一管理
C.美化园林,增加旅游收入D.因地制宜,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
2021-01-23更新 | 1495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储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将收集和积储的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芝加哥则利用收集、积储的雨水冲厕所和清洁车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直接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
7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
(2)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           。两处地貌景观的共同特点是     。形成这两处地貌主要的自然要素是 (选择填空)。
A.气候            B.河流             C.土壤             D.植被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8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影响最突出的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下渗D.蒸腾
2.下列措施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
A.大量铺设传统地砖,增加美观度B.大量铺设透水地砖,增加下渗量
C.大量植树造林,增加水的蒸腾量D.大规模挖下水道,减少城市内涝
9 . 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下图为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降水减少B.下渗减少
C.地表径流减少D.水汽输送减少
2.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       
A.减轻城市内涝B.降低地下水位
C.加剧热岛效应D.解决缺水问题
2019-12-18更新 | 349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如图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2.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A.提高入海污水量的比例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