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城市建设中,把原来被排走的雨水留下来利用,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又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内涝灾害威胁。因此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措施。雨水利用常分为三种类型,即雨水直接利用、雨水间接利用和雨水综合利用。下图为城市雨水回收系统示意图。

(1)列举屋面储蓄的雨水可直接利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
(2)指出图中绿化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分析该雨水回收系统对城市的有利影响。
2024-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地理试题

2 . 202171921日,河南省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达622.7mm,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郑州此次内涝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塌陷
③道路硬化,雨水下渗少④黄河下游“地上河”,河水倒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郑州市某中学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校园内绿草如茵,绿地覆盖率达55%,但多次暴雨使得校园内涝频发。针对校园内涝现象,学校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大绿地面积②地面更换透水砖③修建下凹式绿地④加强气象监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4-04-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青鸟北附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省涿州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涿州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②降水集中,强度大③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④气温高,蒸发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灾中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灾中尽快购买应急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318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图乙示意图甲中C阶段郊区与城区水循环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推测该城镇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城市等级提升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增加④城市交通线更密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据图乙推断,该城镇易出现的问题是(     
A.温室效应B.交通拥堵C.城镇内涝D.住房紧张
2024-02-27更新 | 48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一中学研学小组发现,每当暴雨过后,校园道路常会出现积水的现象。该小组成员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校园积水的原因,经讨论研究后提出了构建该学校海绵校园的规划与设想,共谋该校绿色发展。下图为该中学校园道路积水实景图及海绵校园规划设计原理图。

(1)请从下垫面的角度分析暴雨过后该中学校园道路积水的原因。
(2)简述绿色屋顶对建设“海绵校园”和校园环境所起到的作用。
(3)有同学认为该研学小组设计的海绵校园规划不能彻底解决校园积水问题,请你结合水循环原理帮他说明理由。
2024-02-06更新 | 23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揭阳普宁华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9月8日,东莞市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极端天气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个镇街因积水严重,出现了内涝现象。雨水如瀑布般涌入街道,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一片泽国。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不断聚集,造成城市气候呈现出多种“岛效应”,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等。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极易形成大面积积水,导致城市区域性内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
(2)分别解释城市“雨岛效应”和“干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说出东莞市多个街镇内涝与图中哪些环节发生何种变化有关(写出序号及其变化),并提出解决措施。
2024-01-2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乌伦古湖深居亚欧腹地,由南北相对独立的布伦托海(也称大湖)和吉力湖(也称小湖)组成,历史上乌伦古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乌伦古河。1987年实施引额济乌工程,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连通,大湖湖水倒灌入小湖(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乌伦古湖主要参与(     
A.海陆间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三者都不是
2.引额济乌工程建成后(     
A.大湖盐度升高B.小湖盐度降低
C.湖区总盐分增加D.大小湖变为外流湖
2024-01-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材料二:2023年第9号台风“苏拉”以强台风级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珠海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材料三: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结合材料二,珠海市此次强降雨参与了水循环类型?暴雨的“来”和“走”参与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哪个主要环节(具体名称)?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水循环B环节时空分布不均现象?
(3)影响F环节水量增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4)在防御台风灾害中,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增加城市雨水下渗       ②增加城市地表水量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

10 . 植草沟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排放雨水径流,衔接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等,在建设海绵城市中被广泛应用。图为佛山市某校园植草沟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植草沟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原因是其(     
A.增加了降水量B.减少了蒸发和蒸腾C.减少了地下径流D.增加了下渗
2.与透水砖相比,校园植草沟(     
A.未改变原有地貌B.便于师生通行C.绿化校园环境D.地表水转换为管网水减少
3.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植草沟的汇水能力,下列设计更合理的是(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