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海是一个半封闭陆架浅海,其上空属东亚季风的控制范围,夏季高温多雨,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差异大,冬季温度、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每年春季,黄海中部的洼地深层和底部开始出现低温、高盐的水团,即黄海冷水团,夏季最为强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冷水团的发现,使我国开创了世界上在温暖海域养殖冷水鱼的先河。近年来,受气候变迁、全球变暖、海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冷水团越来越不稳定。下图为某年黄海春季表层温度、盐度分布图。



(1)描述该季节图示M区域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该季节图中①②③附近表层海水密度最大的是____。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垂直方向上自黄海冷水团至海洋表层海水密度差异较大,试分析夏季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的原因____
(3)评价黄海冷水团对黄海海域海水养殖业的影响。
2023-11-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等鼎尖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10月至次年3月发生频率低。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对北大西洋海雾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及海雾形成过程。
(2)M海域7月盛行的西南风,是该海域海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M海域7月西南风的成因及其对海雾形成的影响。
(3)M地曾有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及海雾对该地区渔业捕捞的影响。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鲸主要集中于环北冰洋地区,是北极地区人类社会的重要商品,为当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资。白鲸主要在河口附近海面或近海面活动,食物广泛,具有季节迁徙性,但其游行速度缓慢,大致每年夏季携幼鲸从北极迁徙到纬度较高的河口或海湾中,圣劳伦斯湾是白鲸主要迁徙目的地。圣劳伦斯湾表层平均盐度为22‰,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左围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右图示意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1)指出白鲸夏季沿陆地边缘南下的有利条件。
(2)比较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的盐度与同纬度大洋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下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

(1)描述马格里布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摩洛哥位于马格里布地区的西部,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请从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方面分析摩洛哥气温清凉的原因。
(3)马格里布西部大西洋近海是著名的渔场,试分析该地渔业发达的优势条件。
2023-10-10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芬湾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巴芬岛与格陵兰岛之间,通过戴维斯海峡和大西洋相通。海湾中的西格陵兰海流和北冰洋南下水流构成了逆时针方向环流。受海流影响,海湾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巴芬湾全年大部分时间冰封,仅8、9月融冰时可通航。下图示意巴芬湾海域及其海流分布。



   
(1)说明西格陵兰海流对孕育巴芬湾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所起的作用。
(2)分析巴芬湾全年大部分时间冰封的原因。
2023-09-07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7 .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北海道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2023-08-14更新 | 316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洋偶极子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表温度差,通过海气耦合作用,对印度洋盆周围地区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当印度洋西部温度高于东部时,形成正偶极,影响着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气温和降水等。2018年5月和10月两场热带气旋袭击阿拉伯半岛,促使甲区域蝗虫大量繁殖。2019年夏,蝗虫扩散到索马里半岛遇到热带气旋,再次壮大导致蝗灾。下图示意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数量分布。


   
(1)说出阿拉伯海东部和西部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
(2)描述印度洋正偶极时,阿拉伯半岛热带气旋的形成。
(3)除造成蝗虫大量繁殖以外,推测热带气旋给甲区域带来的其他影响。
(4)此次蝗灾对区域粮食生产造成威胁,试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列举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
2023-07-1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省十联考暨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07-15更新 | 678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