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由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渭河两岸因地质作用形成多级阶地。图1示意渭河平原某处南北两侧垂直剖面,图2示意渭河南岸某处河流阶地T1T5分布(1Ma=100万年)。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秦岭南北两侧的地势特点及河流分布状况是(     
A.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平缓B.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陡峭
C.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陡峭D.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平缓
2.调查发现,河流a的河谷地带基本没有聚落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河谷两侧(     
①崖壁坡度较大②河流较短且水量较少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少④崖壁土质疏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渭河南岸阶地T1~T5抬升速率最慢的是(     
A.T1~T2B.T2~T3C.T3~T4D.T4~T5
昨日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地理试题

2 . 河流阶地记录了区域地貌演化中的构造抬升、气候变化及古水文等诸多信息。河流阶地年龄测定可构建阶地形成的年代序列,更提供了区域河流下切时代、侵蚀速率以及古河流沉积速率等重要演化信息。下图为黔北高原绥阳盆地洋川河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理论上能够准确指示阶地形成初期河流下切时间的是(     
A.阶地顶部岩层年龄B.阶地底部岩层年龄
C.阶地岩层平均年龄D.阶地中间岩层年龄
2.图示T2阶地中砾石层指示了其形成时期气候、古河流水文特征是(     
A.干旱少雨,侵蚀为主B.温暖湿润,堆积为主
C.干旱少雨,堆积为主D.温暖湿润,侵蚀为主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地理试题(二)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河口段是河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的区域。受河口形状等因素影响,钱塘江河口是世界上著名的冲淤性强潮河口,大冲大淤,潮高流急,涌潮汹涌,潮汐年内变化非常显著,汛后潮汐最大,汛前潮汐最小。径流年内分配呈单峰型,3-6月为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钱塘江河口河床宽浅,主要由粉砂组成,泥沙主要来自外海,受河流和潮流共同作用,水动力条件变化大,河床冲淤多变。钱塘江河口大致以盐官为界,划分为上游和下游河段,上游河段河床呈现丰水期冲、枯水期淤、“大冲大淤”的水文特征。下图为钱塘江河口段示意图。

(1)分析钱塘江河口河床“冲淤多变”的原因。
(2)阐述钱塘江河口上游河段河床丰水期、枯水期泥沙冲淤过程。
(3)指出钱塘江河口下游淤积最严重的月份,并说明原因。

4 .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该地气候干燥,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溜中洪水时先后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I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Ⅱ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由1至Ⅲ时段河床经历了冲刷一一淤积的过程
2.与P值呈正相关的是(     
A.洪水期降水强度B.河床沉积物硬度
C.上游植被覆盖率D.下游河流含沙量
3.对于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说法正确的是(     
A.a侧可能为凹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
B.a侧沉积物硬度可能较大,不易被侵蚀
C.b侧可能为凸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D.b侧可能为左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2024-04-24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无定河流域某段(图)地处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过渡带,河流两岸均有沙漠分布,风水交互作用对沙漠、河流特征的影响季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岸沙漠比,推测南岸沙漠(     
A.厚度大,粒径细B.厚度大,粒径粗C.厚度小,粒径细D.厚度小,粒径粗
2.在风水交互作用下,图示河段弯曲程度季节变化明显,下列时间段河道弯曲程度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A.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大,风力堆积B.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小,流水堆积
C.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小,风力侵蚀D.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大,流水侵蚀
2024-04-23更新 | 50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多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层是丹霞景观发育的物质基础。丹置地貌指的是由陆相红层形成,以陡崖为特征的地貌。其形成与地质、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

四川盆地紧邻青藏高原,在晚白垩纪之后一直处于差异隆升—沉降阶段。新生代以来,盆地发生大规模侵蚀,岩石剥蚀加强。盆地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既有白垩纪地层,也有侏罗纪地层。下图示意丹霞地貌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及类型。

(1)分析四川盆地丹霞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
(2)说明四川盆地成景地层在丹霞地貌景观中的分布特点。
(3)比较四川盆地幼年期、壮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4-04-15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汉江三角洲附近的滨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两山岗之间。研究发现,该滨江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图),是长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产物。

(1)据图中信息,分析阶段Ⅰ中②处河段宽阔且向右岸扩展的原因。
(2)说明阶段Ⅱ中,与①处相比,②处发育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3)从“江—洲—湖—陆”角度,说明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
2024-03-28更新 | 63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小开河灌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自黄河下游引水灌溉。与其他引黄灌渠在渠首设沉沙池不同,小开河灌区在远离引黄闸口的地方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开创了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的先例。图示意小开河灌区干渠纵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小开河灌区(渠首不设沉沙池的自然条件是(     
A.多基岩B.海拔高C.易渗漏D.坡度大
2.为保证干渠泥沙尽可能多的输送至沉沙池,渠道建设可采取的措施有(     
A.模拟自然河道弯曲B.渠顶加盖减少降尘
C.拓展渠道平均宽度D.过水断面衬砌硬化
3.甲处抬高渠底形成地上渠是为了(     
①便于干渠检修清淤②便于附近支渠引水
③增加输沙干渠平坦段比降④实现土石挖填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09更新 | 57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2024-03-08更新 | 223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河道迁移、泥沙来源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在历史时期频繁发生河道变迁,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其南徙期间在江苏北部塑造的三角洲成为废三角洲。自此以后,苏北沿岸再无大河汇入,并经历了大规模冲淤演变过程,图5示意1986年和2018年苏北沿岸5米等深线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受到滩涂围垦、海沙采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岸线冲淤状况变化明显。


       
(1)依据等深线变化,判断苏北沿岸冲淤分布特点及泥沙运移方向。
(2)推测苏北沿岸冲淤平衡分界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滩涂围垦和采挖海沙对海岸冲淤变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