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甲乙一线为高原面上发育的古河流,经地质作用古河流被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内流河,最终通天河上游的丙支流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下图示意长江源水系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源水系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古河流被分割成内流河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滑坡堰塞C.泥沙淤塞D.断裂下陷
3.丙支流溯源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变化B.冰川刨蚀C.干流下切D.冻土消融
7日内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2 . 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地上河。其孟津至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段,长约284km,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如图示意黄河全下游及游荡段累计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提高的关键控制原因是(     
A.搬运来大量泥沙B.人为筑高岸堤C.黄河含沙量极高D.泥沙大量淤积
2.该游荡段冲淤状况是(     
A.宽窄相间,以淤积为主B.宽窄相间,以冲刷为主
C.窄处冲刷,宽处淤积D.窄处淤积,宽处冲刷
3.推断1999~2016年期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浪底水库调水冲沙B.龙羊峡水库调蓄洪水
C.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D.龙羊峡水库调水冲沙
2024-03-11更新 | 68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卷

3 . 历史上黄河下游以“多淤善徙”著称、入海口频繁改道,河流与海潮的冲淤变化不断改变三角洲形态。1976年,人工将入海通道由刁口河改为清水沟,但原刁口河河道仍以0.8~2.0cm/年的平均速率不断沉积,且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下图示意黄河、刁口河、清水沟位置,据此完成问题



1.不属于黄河下游河道曾经“多淤善徙”的主要原因(     
A.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
B.下游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
C.下游流速慢,河床淤积速度快
D.下游河床淤积,易决口改道
2.刁口河河道废弃后仍不断沉积,且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的主要原因(     
A.黄河依然向刁口河输送泥沙B.刁口河上游受黄河侵蚀加剧
C.海潮沿刁口河河道上溯沉积D.刁口河河口受海潮侵蚀加剧
3.1976年后,关于河口附近海岸线变化的推测正确的是(     
A.清水沟流量增大,河流沉积增强,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清水沟流量增大,海潮侵蚀增强,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C.刁口河流量减少,海潮沉积减弱,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刁口河流量减少,河流侵蚀减弱,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2022-05-10更新 | 6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构造运动对河流水系演化影响重大。在更新世时期,东北平原存在一个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的松辽古湖。早更新世时期,伴随佳依分水岭构造抬升,河流溯源侵蚀加剧,最终将佳依分水岭切穿;晚更新世以来,松辽古湖中部缓慢隆起形成东西向的分水岭,将统一的古湖水系分割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松辽古湖逐渐萎缩、消亡;至此,东北平原现代水系形成。甲图示意松辽古湖时期水系格局,乙图示意现代水系格局。



(1)描述松辽古湖流域的水系特征。
(2)说明松辽古湖为淡水湖的理由。
(3)简述松辽古湖消失的过程。
(4)推测松辽古湖的消失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