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能量呈负相关。下图是我国某省(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区)可能是(     
A.台湾B.甘肃C.湖南D.新疆
2.N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多于M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
C.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
3.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     
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大
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D.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

2 . 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植被生长。研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格尔木河流域(     
A.植被属于针叶阔叶混交林B.植被覆盖率高且分布均匀
C.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D.湖积平原北部植被较茂密
2.随着降水量增加,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的变化是(     
A.山麓地带植被减少B.冲洪积扇植被减少
C.湖积平原植被向北延伸D.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植被风灾受损程度除受风力大小和路径影响外,还与山地坡度、植被类型、土壤特性等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风速逐渐增大。

某年夏季,我国长白山区温带森林,首次遭遇有记录以来强台风的袭击,导致大量植被倒伏。长白山成为研究温带山地森林区强风致灾的代表区域 。统计发现,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针叶林在此次风灾中风灾迹地面积不同,南坡缓坡区受风灾最严重。 下图示意该次长白山区不同海拔的风灾迹地面积分布状况。



(1)据图说明风灾迹地面积随海拔变化的特点。
(2)分析1400米-1600米处的常绿针叶林风灾受损程度较大的自然原因。
(3)简析该次长白山南坡缓坡区受风灾最严重的原因。
(4)对于风灾迹地如何处理,有两种观点 ①迅速清理 ②保留风灾迹地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06-1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该省自然地理景观的主要特点。
(2)说明地形对该省东部交通运输的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②的干渠南北跨约1400km,出于减少水分的大量蒸发、保护水质等的需要,曾想用密闭的管道进行输水,但考虑利用、管理以及结冰等因素,最终采用明渠输水。

(3)简述与管道输水相比,干渠采用明渠输水的优越性。
(4)指出图中水利工程①在调节河流水文特征中的作用。
2020-06-1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5 . 森林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由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等各部分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流域森林的林冠截留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约是北方流域的二倍;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较北方小,这是因为南方(   
A.枯落物分解较快B.山地多,平地少
C.林冠截留雨水多D.常绿林,不落叶
2.北方土壤蓄水能力较南方弱,最主要原因是(   
A.枯枝落叶少B.平原广大,地势较低平
C.林冠截留少D.土壤质地疏松,粒径大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植被、沙源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柽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3)说明灌丛沙丘对减轻荒漠化的意义。
(4)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新疆塔中地区不少光伏电站建造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工业治沙方式。请你为塔中地区光伏治沙的可行性提出理论依据。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关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沺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氮元素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该雨林区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分析氮元素由海洋到林木迁移过程。
(3)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2020-04-20更新 | 6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地名作为对地表特定地域空间的指称,有的可以反映特定时期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下图所示区域年均降雨量320.8—432.4mm,且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9月。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图示区域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为()
A.集中 西南最密B.分散 东北最稀
C.集中 东南最密D.分散 西北最稀
2.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为()
A.气候B.地貌
C.河流D.植被
3.图示甲区域众多聚落以“沟”、“湾”、“井”为名,这表明该区域()
A.现代风沙活动频繁B.历史时期气候干旱
C.现代河流湖泊众多D.历史时期温暖湿润

9 . 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塞罕坝林场
A.造林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B.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C.春季森林防火等级最高
D.为东北林区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2.塞罕坝林场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是
A.调节气候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减少噪音

10 . 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极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样地植被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
2.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
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
3.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
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